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结核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有关专家指出,儿童因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是结核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发布报告显示,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中儿童占比达12%。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新华社记者连线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专家,就家长关心的儿童
结核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有关专家指出,儿童因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是结核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发布报告显示,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中儿童占比达12%。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新华社记者连线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专家,就家长关心的儿童
新华社太原2月1日电(记者马晓媛)春节假期往往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专家提醒,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慢性病患者等都应当关注心血管疾病风险,要注重饮食健康和作息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饮酒和过度劳累。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张丽晖表示,春节期间人们很容易摄入过多高脂、高盐、高糖的食物,
新华社天津1月15日电(记者张建新、栗雅婷)“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与气温下降关系密切的“冬病”也进入高发期。专家建议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日常注意保暖、多饮水、保证睡眠充足。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全科医学一科主任医师王小飞表示,人体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每年1月至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且以甲型流感为主。专家提醒,目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做好流感预防,同时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出现流感症状后,应密切观察、积极就诊治疗。贵州省疾控中心主任黄艳介绍,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患者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沐铁城)近期,随着气温升高、万物复苏,不少人出现红疹、瘙痒难耐等春季过敏症状,有的甚至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睡眠,打乱正常生活节奏。对此,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提醒,这有可能是特应性皮炎在作祟,应对关键在于落实全年龄段患者长期规范管理。崔勇介绍,特应性皮炎被称为
中新网广州3月8日电(记者 蔡敏婕)“现在都知道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但对于很多年纪较大的女性来说,可能她很多年前已经感染上HPV,要及早筛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李小毛表示,年长的女性当务之急是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癌前病变。此外,HPV疫苗接种后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与工业、建筑施工噪声相比,社会生活中的噪音容易被忽视。生活噪音的来源有哪些?如何科学防范?日常怎样做到科学爱耳用耳?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相关专家。“从物理学角度讲,噪音是一种紊乱、断续或统计上随机的声振荡,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咽
新华社重庆2月16日电(记者谷训)春节期间,电影《热辣滚烫》引发人们对减肥话题的热议。电影女主角乐莹和她的扮演者贾玲都靠运动实现了大幅减重,有人赞叹,有人质疑。贾玲用一年时间减重100斤,对普通人而言有没有参考价值?造成肥胖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有没有不这么“痛苦”的“捷径”可走?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恼人的春季过敏也随之而来。根据医疗机构花粉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目前已进入春季花粉高峰期。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学艳:花粉监测数据显示,3月8日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浓度达到了每千平方毫米3600多粒,主要致敏花粉是柏树花粉、榆树花粉、杨树花粉。近几天门诊量比平时增加
扎好帐篷,放飞风筝,南京市民悠闲过假期。(资料图) 泱波 摄在北方冷空气、台风、降水等影响下,近日南方多地高温已逐步缓解。随着天气转凉,不少南京市民趁着周末外出郊游、露营。对此,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医生张倩2日提醒称,阴天出游,防晒依旧必不可少。据介绍,张倩最近就接诊了一个病例,林女士和家人一同在户外
新华社西安3月24日电(记者蔺娟)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专家表示,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身心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良,年轻人群已成为结核病易感易发群体,需要引起重视。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主任医师刘红艳介绍,结核病是由结
今年春节期间的天气是近十年最低,异常寒冷天气,使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屡见不鲜。据悉,今年春节期间,仅南充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近2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他们有的是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没有开窗或者没有打开排气扇,时间过久而引发的中毒;也有采用碳火取暖,通风不好导致中毒昏迷。新一轮寒潮正在来临,在密闭狭
听说过“猫抓病”么?很多人肯定摇头,因为猫抓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记者10日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收治一例因养宠物猫而导致的猫抓病,该患者最初却是因淋巴结肿大来医院血液科就诊的。据介绍,患者王女士去年底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如鸡蛋般肿大,后来左侧腹股沟又出现两个小淋巴结。她辗转外出求医,试用偏
暑假结束,各地各类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陆续开学。但不少家长发现,开学后孩子出现食欲不振,心慌不想上课,晚上“翻烙饼”睡不着,情绪上闷闷不乐、焦虑或者容易因小事发脾气,身体上出现肚子疼、头疼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表现。专家提醒,这是“开学综合征”的表现。那么,如何才能缓解这些不适症状,让孩子尽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陈席元)不少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专家提醒,要注意不吃烫食,少喝高度酒,不嚼槟榔,使用公筷公勺,勤换筷子,剩菜应果断丢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教授表示,“趁热吃”是不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吃烫食会损伤食道黏膜和胃黏膜,增加癌变风险。高度白酒也会烧灼
新华社西安12月22日电(记者蔺娟)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许多老人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往往会当作气管炎治疗。专家提醒患者,咳嗽迁延不愈时应提高警惕,及早排查支气管结核。一旦确诊,要尽早治疗、规律用药、完成疗程,避免给身体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害。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主任医师刘红艳表示,支气管结核起病缓慢,症
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又是人们外出游玩的高峰。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防护、健康出行,预防新冠肺炎、流感、感染性腹泻等疾病。专家表示,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
专家提醒:预防秋季传染病 注意防护健康出行新华社西安10月2日电(记者蔺娟)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又是人们外出游玩的高峰。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防护、健康出行,预防新冠肺炎、流感、感染性腹泻等疾病。专家表示,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们不能放松
前不久,香港消委会举行记者会,公布了近期对婴儿配方奶粉及薯片、虾条等香脆零食样本的检测结果。其中,15款奶粉样本均含有污染物氯丙二醇,且有9款具有可致癌的环氧丙醇,有9款样本测出含有缩水甘油酯(GE);而77款香脆零食样本中,有70款含可致癌的丙烯酰胺。看完这个新闻,妈妈们着急地看着宝宝的奶粉罐,宅
以色列农业部退休官员、农业咨询专家奥马·泽丹先生日前在其住家附近的农地查看时,发现西红柿和青椒田中的果实存在蒂腐病的问题。他表示,农作物蒂腐病是夏季作物的常见病,影响着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农业生产。同时,他希望通过科技日报提醒我国农民关注蒂腐病问题。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大量的钙元素,作物细胞壁和细胞
7月9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46场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介绍,无症状感染者的鼻咽部可以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传播能力取决于本身病毒量的多少,以及传播传染性飞沫的能力。尽管有一些无症
老觉得疲惫乏力、贪睡嗜睡,被朋友们笑称得了“懒癌”,自己也觉得浑身不舒服,怎么睡都睡不醒。专家提醒,出现不明原因的“懒、胖、弱”症状,当心“甲减”作怪。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一大特点,就是症状的隐匿性。浙江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武晓泓说,甲减比甲亢更为常见,但因症状隐蔽,近98%的患者不知
昨天,到颐和园西堤赏桃花的游客增多,公园管理处派出数十位工作人员,加大对游客的游览疏导。本报记者 刘平摄本报记者 叶晓彦 任珊天蓝水碧、水鸟飞舞、桃花盛开……京城春色渐浓,前往公园踏青的市民越来越多。昨天是周末,最高气温接近20摄氏度,各公园游园人数出现上涨。记者上午探访发现,在游园过程中,有个别游
新华社武汉1月25日电(记者黎昌政、廖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发展,一些民众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转到现在的“谈虎色变”。专家提醒,过度焦虑、恐惧、失眠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状况,应注意加强自身心理调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教授杨灿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首先要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生活作息,
许多人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按时按点吃晚餐,常常要拖到后半夜。专家提醒,晚餐吃得太晚会加重肠胃负担,使得食物无法被很好消化吸收,导致消化不良,也很容易发胖。 而且,因为身体排钙高峰期是在饭后4至5个小时之间,如果太晚吃晚餐之后入睡,体内尿液无法及时排出,体内钙物质也就无法随尿液及时排出,长年累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