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2月15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1年(第七届)中国药品交易年会15日在广州举行。暨南大学南方药物经济学与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所所长蒋杰在会上称,带量采购导致药品降价,将压缩相关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的利润,尤其是经销商环节将被极大的挤压,促进医药行业行为尽快回归医学本质;长期来看,带量采购是鼓励新药创新。
本次年会由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和广东省交易控股集团联合指导,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主办。
带量采购被业内称为国家级的药品“团购”,通过以量换价,降低进入采购名单的药品价格,患者能够因此享受到价廉质优的药品。带量采购降价效应明显,药品价格降幅超出预期。
2021年医保谈判结果出炉,今年共计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另外,有11种临床价值不高、可替代性强及近几年在国家招采平台采购量较小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在新增药物中,罕见病用药多达7种,是自2018年国家医保目录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后,罕见病用药被纳入最多的一次目录调整,其中2种此前被称为“天价”的罕见病药物,实现高价罕见病用药进入医保“0的突破”。总的来说,是罕见病天价药降价入围,创新药企大丰收。
在蒋杰看来,带量采购的亮点在于可以打破旧有利益格局,实现全国跨区域统一带量集中采购;社会药店销售渠道得到重视,处方外流速度加快;药价降低大幅度提高药品可及性,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此外,还促进仿制药行业内部整合,仿制药企业面临洗牌危机。
蒋杰表示,长期来看,中标企业可获益,逐步形成仿制药寡头企业,“收益虽然会下降,但是市场份额增大,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通过产品的组合,旗下的独家产品也能迅速放量,进一步扩大领域的优势”。
同时,药企盈利依旧存在。“凭借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平均成本将下降,同时有了50%市场的钦定保障,运营成本将大幅度下降,总之赔本赚吆喝的事情,药企也绝不会做。”蒋杰表示,“4+7”带量采集范围扩容在即,“在下一轮国家带量采购中,试点区域和参与品种有可能增加,应采尽采”。
“长期看来,带量采购是鼓励新药创新,并引导创新药企业与仿制药企业分离。”据蒋杰介绍,日本前后用了将近40年时间做改革,到现在整个日本仅有300家制药企业,主要制药企业仅30家,还有少量仿制药企业,以及200多家以研发为主的创新性研发企业。
“国家一直强调创新驱动,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支持新药创新。”蒋杰介绍,中国创新药从“蛮荒”时代,到现在的first-in-class阶段,从“假创新”到真创新时期,国内在重大疾病,如肿瘤等领域新药研发能力取得了飞速发展。
凡是价格控制严格的国家,企业开展药品研发的驱动力和创新性会受到影响,是“砍价省钱”还是“鼓励研发”?蒋杰认为当前必须砍价,让医疗回归本质。同时,国家应该加快多层次医疗保障的体系建设,一是缓解医保资金筹资压力,二是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医保谈判流程日益透明化和规范化,企业要与医保系统做有效沟通,首先需要做好功课,包括药物经济学研究报告、预算影响分析等报告,客观科学地阐述产品的科学价值。
新政策下,医药企业创新发展受到关注。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岩认为,作为药企,随着带量采购持续推行,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大型制药企业龙头效应显现,规模较小、没有创新力的制药企业将被市场逐步淘汰。
“作为制药企业适时调整战略,聚焦大健康产业,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多元化市场等,以增强自身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苗岩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