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文/朱萍
受环境、土地等制约,北京的化学原料药企业2017年底前要全部退出北京。1月2日,一位北京药企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很多原料药企已搬迁至北京周边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以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例,截至目前共签订医药企业102家,总投资327亿元,其中北京医药企业78家,投资225亿元,占北京原料药产业的70%左右。
为实现产业对接形成区域协同发展,京津冀进行机制等创新,如生物医药专业园区探索实行医药产业转移异地监管方式,转移的医药企业由北京市食药监局实施许可、认证和监管,名称、注册地址不变,相应产品批准文号不做转移等。
全面撤退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因部分生产环节受环境、资源、土地等因素局限,成为亟待疏解的产业之一。据央视报道,北京市规定,原料药厂只允许生产至2017年底,原料药厂外迁迫在眉睫。
另据了解,2017年7月,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7年版)》,再次设定了原料药企淘汰名单。
药企尤其是原料药的环保问题多年来一直被重点关注。
2010年7月1日,环保部发布实施《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3年将全面排查整治医药行业环境污染问题,作为环保专项行动第三大重点任务;2014年医药制造环境违法依旧是重点整治对象;2015年4月“水十条”接踵而至,原料药制造列为十大重点整治行业之一。
2016年环境保护税法出台,将环保费改为环保税,对原料药这类高污染行业征收重税。在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原料药制造业推进行业达标排放改造;2017年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环境保护税收入归属问题的通知》,明确2018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
此前,时任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指出,面对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在京发展受到制约,较多新药产品难以落地和实现规模化生产等现实难题,在京外集中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原料药企向周边转移,并不是将落后、污染企业外移,而是产业升级。
万生药业一位负责人介绍,搬迁后,除了建设原料药车间,万生药业还将建设研发中心和质检中心,并投入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车间搬迁至沧州,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生产转移,而是转型升级。
1月2日,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一位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园区建设了一体化废水、废气、废料处理设施,并编制了《污染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在准入标准中规定了鼓励引进、限制引进和禁止引进企业类型,并从生产物料管控、生产工艺装备、废水废气排放、固体废物管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方面制订了严格标准,降低“三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转移中,除环保问题外,企业还将涉及制度、监管等问题,如我国医药行业实行属地管理,药企在当地建厂,必须在注册地生产和接受监管,一旦搬到异地,只能重新审批。
“如果单独到河北建厂,必须重新报批,一般情况下要好几年,这给企业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还会失去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和部分首都市场。”上述药企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此前因上述问题,药企搬迁一度受掣。据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搬迁企业可以保留“北京身份”。2015年1月,北京市经信委与河北省工信厅签署京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产业园将按照“共建、共管、共享”思路建设,组建利益共同体,让入园企业保留“北京身份”的政策创新,征得国家有关部门初步同意。
据了解,北京外迁药企可注册为分公司,仍受北京的跨区医药监管。在地方利益分配方面,采取总公司注册在北京、分公司注册在渤海新区的方式,既保证北京税收不减,又能实现分公司产生的税收向渤海新区倾斜。
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招商局副局长白雷2017年6月向媒体介绍,园区已签约京津冀地区超亿元医药项目73家,包括上市公司7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签约项目总投资达243亿元。
另据了解,2017年上半年,国内知名的协和药厂、华润双鹤、银谷制药,中日合资的康蒂尼及美国独资三期临床新药的珐博进等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北陆药业一位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北陆药业原料药厂已经通过新版GMP认证,目前在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投产,环保也都严格按要求进行。
四环医药原料药项目负责人王复平指出,产业园具有区域优势、较低的运输成本、完善的工业设施及管网辐射、较低的三废处理成本等优势。据了解,搬迁后,四环医药投资5.5亿元建设年产1000吨原料药及中间体项目。
不过,也不排除部分药企就此退出市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