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山东省济南市扁鹊智慧中药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复核药方。
本报记者 李 蕊摄
图②:济南市宏济堂智慧中药房的煎药区。
本报记者 李 蕊摄
今年以来,山东、安徽等地陆续提出支持建设智慧中药房,鼓励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
传统中医药遇上“智能化”,会碰撞出哪些火花?目前智慧中药房建设成效如何?给群众带来了哪些便利?还面临哪些难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智慧:从“人等药”变“药等人”,中医药药事服务更便捷
“如果没有特殊煎煮要求,您可以先回家,一般下午3点左右就能收到熬好的汤药。”本以为至少得等上半天,才能取到煎煮好的中药,听工作人员这么说,来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杨女士还将信将疑。
“真的不用等,免费送货上门?”几番确认后,杨女士终于放了心。
杨女士享受到的正是当地智慧中药房的服务。近年来,山东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全面铺开智慧中药房建设。济南市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发中医药数据平台,实时流转、监管、采集中药处方,为患者提供调剂、煎煮、包装、配送等一站式服务。
“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开方,只需选择一家智慧中药房,付费后,处方从医疗机构经中医药数据平台流转至智慧中药房,由药房提供调配煎煮和送药上门服务。患者无需在医院轮候取药、在家煎药,既节省时间,又解决了患者煎药难题。”济南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米宽庆介绍。
接到处方后,智慧中药房如何一步步操作,最终将煎好的药送至患者手中呢?
杨女士选择的是济南一家智慧中药房的传统汤剂。在这家中药房煎制区门口,一块电子屏幕上显示,杨女士的订单已进入系统自动审方阶段。走进煎制区,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眼前一座大型“智药仓”正将中药自动调剂好,随后送入对应药箱。
“用传统方式调剂一个处方,最快也需按分钟来计算。如今,中药饮片自动抓取调配,处方调剂速度压减到25秒/方,极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患者当天开方、当天吃药,‘人等药’变‘药等人’。”米宽庆说。
传送带上,一个药箱被缓缓送至二次复核区。“瞧,杨女士的药来了。”智慧中药房总经理张卫强弯下腰,从箱中拿出单据。他告诉记者,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药箱才能进入浸泡煎煮车间。根据患者需求,可以提供汤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等不同剂型。
配制的中药质量如何保障?米宽庆表示,依托智慧中药房信息系统,济南市落实过程精准管控,每调剂一味饮片,自动拍照并传入追溯系统,每一服药都有唯一条形码,确保可全程溯源。济南市还成立了智慧中药房质量控制中心,常态化检查、不定期抽查,落实中药处方、中药饮片采购、煎煮配送等全环节闭环监管。
米宽庆介绍,济南市支持各区县、各医疗机构因地制宜、自主探索智慧中药房运行模式,支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智慧中药房签约合作。目前,全市已建成智慧中药房6家,联通医疗机构1426家,日煎煮量2.1万方,累计服务超过380万人次。
下午2点多,杨女士收到了药包,汤剂还是温热的。“举措真贴心,服务送到家。”她笑眯眯地说,“药是热的,心里更是暖烘烘的。”
共享:联通医疗机构,打通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
“您的快递到了,请过来取一下。”挂断电话,家住安徽省明光市石坝镇的老刘随即起身,出门右转,步行2分钟,便抵达快递点,报上号码,取来一大袋煎好的中药。
前些年,老刘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考虑到他的肝功能不好,医生建议用中药调理。“那会儿,镇卫生院没中药房,每次找医生开完处方,我还得去市中医院买药。”老刘说,当时每周至少跑一次,光来回车程就要近两个小时。
“如今线上开方、送药上门,费用还是乡镇卫生院的标准。”老刘感慨,看中医是越来越方便了。
2020年,明光市开始打造共享智慧中药房,整合1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零散的中药房,在明光市中医院设立了一个共享药房。乡镇卫生院医师、村医线上开具处方,经系统审核合格后,传至共享药房,再由中药师调配,煎药中心煎制,最后通过快递免费送上门。
“开设共享智慧中药房后,中药饮片由明光市中医院统一采购、管理、调配和煎制。中药从一个‘窗口’进出,实现同质化管理,信息可追溯、质量有保障,患者用起来更放心。”明光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树忠介绍,截至今年7月,明光市基层医疗机构已通过共享智慧中药房接诊16639人次,开具处方9763张,代煎代配药56729剂。
不仅在安徽,在全国基层中医医疗服务机构,智慧中药房“共享”的优势都非常突出,助力打通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但要实现中药房“智慧”全覆盖,还需要更多探索。
“就济南市而言,目前一些医院建设的智慧中药房,受场地、设备等限制,辐射的范围有限。”米宽庆说,“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哪个地方覆盖不全面,哪个地方服务能力还不够,想办法去调节,统筹规划、合理调配,做好增量文章,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记者采访发现,多地正积极探索以县域医共体或城市医联体为主体的共享智慧中药房模式,依托智慧中药房建设,在医联体内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为区域内患者提供智能化煎煮、统一配送等药事服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主任委员曹俊岭认为,目前建设智慧中药房需要足够大的场地摆放设备,也要投入较多经费,对很多中医院来说仍然是难点。建设共享中药房,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智慧药房的功能,是未来可以积极探索的方向。
融合:现代设备遵古炮制,符合中医药特色与规律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中药房,调剂系统正在根据处方自动抓取中药。今年,院区新引进了智能调剂系统,能够实现200多味中药的自动调剂。
主管药师王晓萌告诉记者,一个处方往往有十几味药需要抓取,在操作中,有时会遇到大块中药碎片卡住造成故障,也有些中药比较黏稠,不适合用系统调剂,需要药师人工补药。
记者在多地采访中发现,不少智慧中药房的智能调剂设备还不能做到全面智能。“智慧中药房经过多年发展,在便捷和精准上有了很大提升,发挥了积极成效。但由于中药饮片的品种较多,炮制方法有炒、炙、蒸、煅等,加上需要临方炮制等特殊情况,还不能指望智能设备短时间内完全替代人工。因此,适当采用人工辅助补药,能够确保全流程运转流畅,相对来说,效率也比以往更高。”曹俊岭说。
随着技术进步,智能设备的功能正逐步提升。张卫强告诉记者:“智慧中药房二期项目中,引进了更为先进的设备,专门解决大块中药碎片容易卡住等问题,让药房更为‘聪慧’。”
“自动化流水线上炮制的中药,与自己用传统方法熬出来的能一样吗?”不仅有患者持怀疑态度,不敢放心用智慧中药房,也有老中医坚持传统方法炮制,认为比现代设备熬制药效更好。
张卫强介绍,智慧中药房虽然使用现代化设备,但采用遵古炮制,煎药设备在常压状态下能够做到传统的先煎后下和一煎二煎,药效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制剂生产全程采用智能化数据监控,每味药都要拍照留存、复核,确保饮片调剂误差率可控制在2%以内。
米宽庆认为,智慧中药房目前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煎煮方式,但是为了让群众更放心,还需要更加科学精准的检测,通过后期大量对比实验,去验证智慧中药房炮制出来的中药药效是否打了折扣,用权威数据说话。
“传统中医药服务模式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要符合和遵循中医药特色和发展规律。”曹俊岭认为,中医药是个宝库,要进一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把中医药的精华挖掘好、传承好、应用好。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9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