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6月20日电 (高康迪)“鸭、丫、压……”特教老师王兴鹏把3张同音字彩色小卡片放到桌子上,并将每组词读两遍,童童(化名)戴着助听器认真听着发音,指向卡片,每次童童指对一个卡片上的读音,一旁的妈妈谭锦(化名)总会竖起大拇指,若是错了,她轻轻摇摇头,微笑着对童童说,再认真听一遍。这样的互动,是童童和妈妈每天的“必修课”。
“按理说,三岁半说话是很好的,可我发现女儿说话不如之前了。”谭锦的女儿已经7岁了,在三岁半时,妈妈发现孩子对语意理解能力越来越差,就到医院就诊,经过系统检查后确诊“听神经病”,目前阶段治疗有许多不确定性。孩子已经配戴助听器1年多了,在这期间,谭锦每天坚持陪着童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令她感到最欣慰的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比以前好了。只要能看见进步,我就会坚持下去。”
图为康复医生为患者讲解病因,嘱咐平时的注意事项。 高康迪 摄在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听力康复科,特教老师王兴鹏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大学期间主修语言康复训练,实习期间就接触了多种类型的残障儿童,如脑瘫、自闭症、言语发育迟缓等语言残障儿童,越接触内心越有一种责任感,越是对这份工作更加热爱,更加坚定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个别化的教学计划。”王兴鹏说,听觉口语法教学是一门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课程,起初,个训是简单的一对一,现在是一对二,家长也要进行辅助操作,这样可以加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包括情感上的沟通都有良好的作用。
“耳蜗的发育很神奇,在孕早期,耳蜗的发育就已经接近成人。”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听力康复科主任医师郝剑萍说,由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全面启动,对听障患儿做到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康复,儿童听力康复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所在的科室也已具有从听力筛查,到听力诊断,以及后续的听力干预、听力康复技术,目前已经完成了48例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当前,老年听力损失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资料显示,听力损失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53.6%,老年听力损失或多或少地导致老年人言语交流能力、情感和社会交流、认知能力、避险能力下降。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听力康复科,听力师正在对患儿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高康迪 摄“没有听力就无法获得言语。”郝剑萍倡导,对新生儿听力持续重视的同时,也要加大对老年群体听力康复的关注,听力是学习语言和发展认知能力必须具备的条件,正常的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前提,从而更好认识社会,认识事物。
郝剑萍建议,保护好听力,除了重视先天性耳聋的预防,还包括:避免近亲结婚,加强遗传咨询;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加强孕期保健,避免病毒感染;防止滥用耳毒性抗生素;积极治疗各种中耳炎;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问题,及时治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