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监管科学呼唤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

照搬西方形成的药物评价体系,难以体现中医药特点。中药监管一直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手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器官芯片等技术的发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迎来新机遇。

在4月25日—26日举行的第781次香山科学会议上,国家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药监局”)原副局长赵军宁研究员指出,中药一直基于多成分、多靶点、系统性调节人体疾病动态网络发挥作用,如果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多靶点新药创制理论方法体系,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监管科学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将有望引领未来多靶点药物发现的发展方向。

靶点理论受质疑,监管科学来支撑

2023年10月,国际权威期刊《药物化学》刊发综述,提出“基于靶标的药物发现真的有效吗”这一问题,文章指出,仅9.4%的小分子药物基于靶点药物理论发现。

赵军宁表示,在面对复杂病因疾病时,靶点药物理论将致病因素过分简化为一个或几个蛋白,对其单独调控难以获得期望疗效,造成药物研发效率低下。

相较而言,中药秉持“君臣佐使”等组方规律,对疾病异常开展体系化治疗,更符合生命活动规律。“因此,中药评价体系既要有效体现中药复杂、多靶点协同的整体作用,又要推动开展易施行、稳定、准确的质量控制。”天津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胡镜清说。

尽管中医药传承五千年,但中药监管科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资料显示,2019年4月,国家药监局在“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官方文件首次提到中药监管科学。

近几年,国家药监局、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多部重要文件,提出加强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和转化应用。“监管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制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是需要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的渐进科学和边缘科学。”赵军宁说,加强监管科学研究将为中药创新发展、多靶点药物创制提供重要支撑。

改变“没人用、没得用、不敢用”窘境

“相较于成分明确的化学药、生物药,成分多样的中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作用路径、靶点和机制都非常复杂。”胡镜清说,过去也有一些中药监管的工具、标准和方法,但由于基础研究不足、机制理论薄弱等问题,大多未得到行业认可。

“研究后没人用、审评时没得用、企业开发不敢用”是中药评价长期面临的尴尬局面。2023年5月,国家药监局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团队及相关技术团队基于中药特有的中医和药品“双重”属性,提出中药监管科学的研究方向。赵军宁说,中药监管科学需要跨学科合作,例如,信息学专家与监管人员共同构建中药监管信息平台、工程学专家助力中药生产智能化升级等。

“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在国家药监局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文件,促进中药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赵军宁表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中药监管仍需坚持“边审评、边研究、边总结”原则,以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中药卓越监管体系。

运用前沿技术,适应时代发展

4月1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计划逐步取消动物试验要求,以基于AI构建细胞模型、类器官等的试验数据进行替代。这意味着,AI技术作为监管科学的新工具正在获得国际认可。

“利用基于AI构建的细胞模型等的测试数据进行监管,大大缩短了临床前试验周期,也降低了药物研发成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员表示,针对新技术的变化,中药监管科学应持续追踪、及时落地与新技术匹配的监管手段。

在美国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办公室制定的一份监管科学工具目录中,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数字病理、材料性能、微流体等均纳入其中。

“针对中药制剂中的毒副作用,包括纳米技术在内的先进载释药系统,可以系统性提升中药制剂的安全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药学院张强教授表示,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中药监管科学配套推进,以助力原创制剂落地转化。

赵军宁表示,越来越多前沿技术已应用于中药研发的各个环节,如生物芯片技术、类器官技术等。综合运用前沿技术开发中药监管科学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能够促进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生产制造、监管等全过程的现代化、国际化,加速实现多靶点药物发现重大突破的终极目标。

上一篇:【新闻随笔】“体重管理年”开辟健康产业新蓝海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启动建设

1388

新华社广州3月25日电(记者马晓澄、钟焯)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25日在广州启动建设,将绘制人类生命过程中的细胞动态演化图谱,构建数字细胞AI大模型,催生生物医药研究新范式。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牵头,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规划建设周期4.5

培育人类脊索组织的干细胞模型成功开发

534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能培育出人类脊索的干细胞模型,这是人类首次在干细胞模型中培育出脊索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索就像是一个GPS导航系统,引导细胞构建脊柱和神经系统。这一成果标志着科学家在研究人体早期发育形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论

天津发布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新细则及备案指南

748

中新网天津2月28日电 (记者 张道正)为促进天津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名老中医经验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修订发布《天津市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简化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以下简称“传统中药制剂”)备案流程,并在

首次审议中医药法草案 中药制剂备案管理

首次审议中医药法草案 中药制剂备案管理

875

易网在线健康导读:12月2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开始首次审议《中医药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这意味着历时三十多年的中医药法终于进入正式立法程序……12月2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开始首次审议《中医药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这意味着历时

科学研究 热恋期的小关键点可使她性福一輩子

科学研究 热恋期的小关键点可使她性福一輩子

71

对方的话,感情每天都是天眼吗?除了内心的体验之外,爱对你有什么本质的危害?各种科学研究结果对你说最真实的情况吧!1恋爱成长激素不容易超过1年遇到恋人,人的大脑感到恋爱后,会代谢很多给予精神兴奋的化合物,但是这样的恋爱激素很少持续1年以上,一般在1年后修复所有的正常情况2拥抱可以提高感情拥抱时人的大脑

科学研究为中国消除宫颈癌提供“最优解”

科学研究为中国消除宫颈癌提供“最优解”

26

科学研究为我国消除宫颈癌提供“最优解”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徐鹏航)近日,记者从国家癌症中心获悉,赵方辉教授的团队在《BMC医学》(BMC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运用卫生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几种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筛查方案对中国宫颈癌消除的影响,并提出了一条优化路径。我国政府、专家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详解抗疫“三方”获批上市

1569

“古方”变新药:瑰宝焕发新光彩——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详解抗疫“三方”获批上市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古方”变新药:瑰宝焕发新光彩——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详解抗疫“三方”获批上市新华社记者陈芳、田晓航、董瑞丰好方子变成了人人可及的新药!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清肺排毒颗粒、化

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结成果

1494

中新网珠海12月17日电 (记者 邓媛雯)17日,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以下简称“制剂中心”)成立一周年暨成果发布会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益气甘露颗粒”作为制剂中心首个标准化研发品种今起纳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用药目录并正式推广使用。据了解,由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和珠海市中西医结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