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近日,一篇名为《吸食笑气女孩:那段经历很可怕》的文章,在网络引发超过10万次点击。一名在西雅图留学的女孩自述因为好奇在国外长期吸食笑气,导致生活及身体机能全面紊乱,最终不得不放弃学业,坐着轮
新闻背景:近日,一篇名为《吸食笑气女孩:那段经历很可怕》的文章,在网络引发超过10万次点击。一名在西雅图留学的女孩自述因为好奇在国外长期吸食笑气,导致生活及身体机能全面紊乱,最终不得不放弃学业,坐着轮椅回国就医。女孩自述这段吸食笑气成瘾的经历很可怕,“出国读书约10年,我一直都很有克制力,但吸了这个,身体和毅力全被摧毁了。”
青少年吸食笑气不仅发生在国外。7月5日上午,香港《凤凰周刊》的一则题为《气球毒害中国:比海洛因还狠,随便买,吸到溃烂、瘫痪,痛不欲生》的报道,让我国青少年吸食笑气成瘾的问题浮出水面。文中称,通过“打气球”吸食笑气的方式已进入中国,诱惑着众多寻求刺激、追求新鲜的年轻人。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气体,具有轻微麻醉作用。笑气在临床上用作吸入性麻醉药,能够让人感到轻松、快乐,甚至出现幻觉。笑气的危害虽然比不上其他毒品,但长期或大剂量滥用,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及代谢,造成恶性贫血,导致末梢神经及脊髓病变,出现手脚麻木、无力等症状,还可能造成精神异常,如嗜睡、抑郁或精神错乱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中日医院神经内科报道了国内首例因吸食笑气成瘾致病的病例
2015年10月,中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第一例因为吸食笑气成瘾导致瘫痪的患者。2016年8月,患者当时的主治医师、神经内科王丽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病例报告《滥用笑气中毒致神经系统损害一例》,详细回顾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电生理学等改变、在院治疗经过,及对该病例的讨论。这也是国内第一篇关于“笑气中毒”的临床医学论文。
据王丽介绍,患者是一位20岁的青年女性,“于入院2周前在美国上学途中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黑蒙、意识丧失伴跌倒,数分钟后自行恢复意识,能部分回忆发作时情景,无抽搐发作。此后,自觉行走时双下肢乏力、双足麻木,逐渐进展至双侧小腿麻木,行走不稳伴跌倒多次。病情进行性加重,一周前出现站立不能,双上肢活动不灵活、不能书写,双手和胸部麻木;4天前出现排尿困难;2天前回国,至我院急诊科就诊,予留置导尿管治疗。急诊留观期问出现双手不自主伸展样动作。”
患者出现了精神、智力、脊髓、小脑、锥体外系、周围神经广泛损害。在神经科专科检查中有“吟诗样语言,躁动、易激惹,近记忆力下降,计算力下降,四肢肌力不同程度下降,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阳性,快复轮替动作笨拙,胸4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等表现。血常规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同型半胱氨酸72.47μmol/L(≤15μmol/L),颈胸段椎体MRI可见脊髓后索病变,肌电图呈现神经源性损害,综合分析多项检查结果,判断患者为典型的维生素B12 缺乏致中毒性脊髓病(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周围神经病;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
患者自述在国外留学5年,饮食不规律,否认喜欢流连娱乐场所、否认毒物接触史和吸食史,个人史与家族史均无特殊。医生反复追问其病史,患者才坦承,近一年间曾在聚会上“将小罐装笑气充进气球吸食,近1个月因感觉无聊吸食10余次。”同时她告诉王丽医生,在国外时,共同吸食笑气的另外3位同学也出现了类似症状,正于当地医院接受治疗。
王丽医生认为,必须停止接触笑气,去除致病因素。她给予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停止接触笑气、补充高剂量维生素B12和对症治疗,患者记忆力、计算好转,语言流利,双手肌张力障碍好转,不自主运动消失,可书写;近端肌力明显好转,可独坐和站立,病理征阴性;但下肢周围神经损害严重,远端肌力恢复差,可能遗留后遗症。
笑气流通缺乏管控,是助长吸食成瘾的重要原因
留学生是在青少年中受到关注、有较高影响力的群体,王丽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文献检索,了解到,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吸食笑气并不违法。由于小罐装笑气吸入后可产生欣快感,在欧美国家和地区的娱乐场所滥用,其中青少年笑气滥用率甚至高达12%-20%。
笑气的常见吸食方式是用奶油气泡枪将笑气弹中的笑气抽出后充入气球内,在留学生圈,这种行为被叫做“打气球”。吸食后获得短暂的欣快感,加上“打气球”制作简单,材料易得,让不少年轻人为之痴迷,甚至有人将它视为聚会时“调动气氛”的物品。
在国内互联网社交网络和论坛,介绍制作笑气“嗨气球”的网络文章也不时出现。一些人炫耀吸食笑气后的“愉快体验”,甚至公开介绍购买笑气弹的渠道,引来众多网友好奇和羡慕的跟帖。
据媒体报道,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笑气的使用是合法的,常被用来制作DIY蛋糕裱花、花式咖啡和分子美食。目前在网上售卖的各类笑气弹的包装盒上,大多明确标明它是淡奶油发泡的食品加工助剂,“不可直接食用”。个人或组织大批购入笑气及相关制品并不受限制。
事实上,笑气获取途径和市场流通有很大随意性。笑气弹不仅在许多城市的夜店酒吧贩卖,从淘宝、微信等网络平台也能轻易购得,源头获取的环节并无把控措施。而一旦发生因吸食笑气引发致病致死等事件,仅凭当事人供述,缺乏技术检测,相关的证据支撑显得十分单薄。
由于缺乏对成瘾性、耐受性、身体危害和非法性的界定,我国法律对笑气并未作出明确定性。这导致目前笑气并不属于《刑法》和《麻醉药品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的毒品范畴。
也正因如此,全国各地因为吸食笑气成瘾导致严重身心疾病的病例悄然无声地增长。
新闻背景:近日,一篇名为《吸食笑气女孩:那段经历很可怕》的文章,在网络引发超过10万次点击。一名在西雅图留学的女孩自述因为好奇在国外长期吸食笑气,导致生活及身体机能全面紊乱,最终不得不放弃学业,坐着轮
防治青少年吸食笑气中毒,需要医疗界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2017年上半年,中日医院神经内科又接诊了多例吸食笑气成瘾,并出现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最年轻的只有17岁。
据患者介绍,他们身边还有吸食笑气的同学和朋友。因为不敢被家长和学校知道,加上医学知识的匮乏,这些青少年即使出现了四肢麻木、情绪躁动和各种身体不适,也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王丽医生对现状感到痛心,她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今天专病门诊又接诊了一位17岁女孩,和朋友聚会间断吸食笑气1年,每次200支(2·5元/支),春节期间无聊连续吸食半月,3月中旬出现四肢麻木无力。4月初再次吸食后不能站立及行走。肌电图周围神经损害严重,查体提示脊髓损害。最近接诊此类患者发现,国内吸食笑气的青少年逐渐增多,由于笑气常用于制作蛋糕的发泡剂,未列入毒品管制,网上很容易买到。在此提醒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跟小伙伴都玩什么。希望监管部门进行销售限制,减少此类悲剧发生”。
近20 余年,国外有文献报道笑气导致脊髓疾病的病例,认为笑气暴露与维生素B12 缺乏性脊髓病相关。然而在2015年之前,国内尚无关于笑气中毒的文章发表。尽管已有研究显示,长期吸食笑气可以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医务人员仍对吸食笑气的不良反应知之甚少,因此临床极易漏诊。
王丽医生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关于笑气导致脊髓疾病的文章,她所在的中日医院神经内科研究团队致力于神经遗传性和变性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通过多例笑气中毒的诊治及文献复习,王丽认为,笑气中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是可治性疾病,如上文所提的17岁患者经积极治疗已可独立行走,早期诊断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显著改善。对治疗的反应与受累范围和治疗开始时间相关,如年龄较小、神经损伤较轻、脊椎MRI 显示脊髓病变较轻、无贫血,早期治疗与症状恢复可能性高。
由于吸食笑气成瘾病例数量不足,加上很多患者并没有就医意识,对笑气致病的诊疗研究还远远不够。
除了医疗机构的努力,在目前监管尚不完善的情形下,也呼吁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必须高度警惕和制止青少年吸食笑气行为,有关部门必须管控好笑气的生产与流通。而对青少年,则应该时刻谨记,珍爱生命,远离笑气,切勿尝试。如有吸食者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
专家简介:
王丽,临床医学博士,中日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在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病、神经变性病、认知障碍、神经科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于2009年和2012年两次赴日本金沢医科大学研修,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的基础研究。2016年赴日本三重大学病院学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主要从事神经遗传性和变性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包括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萎缩等)、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不自主运动等。开展肉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痉挛性斜颈等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日友好医院青年英才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院级课题研究。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中文论著二十余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论著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