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诺雅预充笔式注射器在华获准 用以医治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李亚南)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旗下特诺雅预充笔式注射器(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皮肤表面伴有鳞屑、疼痛性的斑块或皮损。全世界有超过1.25亿的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李亚南)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旗下特诺雅预充笔式注射器(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皮肤表面伴有鳞屑、疼痛性的斑块或皮损。全世界有超过1.25亿的
中新网福州9月3日电 (记者 王东明)记者3日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了解到,该院心脏外科心力衰竭专科病房日前顺利完成创办以来的第二例“永仁心”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人工心脏代表了心脏外科手术的最高水平,体现了整个心脏治疗团队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力量。目前,中国内地仅有北京阜外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和福建医科
中新网上海9月2日电 (陈静王根华)复发难治性脊索瘤是国际医学界挑战性临床难题。记者2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率先成功为颈胸椎巨大恶性脊索瘤患者手术,并安装了自主研发的8椎节跨度3D打印复合假体。他们在进展期脊索瘤靶向药物临床治疗研究中亦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原创性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TheLan
中新网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李亚南)当前,中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专家强调,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重在长期管理,患者依从性非常重要,良好用药习惯有助于规范治疗。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国目
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陈静)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措施、手把手教民众如何正确穿脱防护服、抗疫英雄走进中学“开学第一课”课堂……第二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1日开幕。上海39家市级医院各显神通,开展各种体验,通过多种形式,汇集成一份系统化、规模化的“市民健康知识菜
中新网银川9月1日电 (杨迪)9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眼角膜捐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首部专门探索规范眼角膜捐献的地方性法规,也是宁夏首次对眼角膜捐献的登记、接收、分配、使用及其管理活动等进行具体明确规定。“《条例》对推动宁夏眼科医疗事业发展和眼角膜捐献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陈静)器官天生异位,心脏长到了右边,还患上了房颤,该怎么治疗这样的“异心人”?上海市胸科医院1日披露,该院心内科副主任、房颤亚专科主任刘旭教授团队成功救治了这样一位特殊患者,努力探索完成了相关手术。据悉,这样的手术世界范围内尚未见报道。术后两天,患者唐先生康复出院。刘旭
中新网广州8月29日电 (蔡敏婕 简文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29日称,10年以上久治不愈溃疡性结肠炎,被视为结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但是早发现、早治疗、规律随访,溃疡性肠炎并不可怕。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表示出于身体原因,决定辞去首相一职。安倍说,在今年
25秒内完成四项预检分诊、用6平方米“智能无接触发热哨点”解决80平方米才能实现的“三区两通道”、无接触视频复诊、送药机器人……在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切实体验到智能化给市民就医带来的便利性。无接触预检分诊 不会用手机也能25秒通过要想进入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先过的一道关就是智能无接触
记者28日从大连市卫生健康委获悉,当日,大连有2例确诊患者出院。至此,大连市累计92个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时隔111天后,大连在7月22日报告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患者系大连凯洋海鲜公司员工。目前,大连累计确诊本土病例92例。据通报,患者张某,女;患者周某,男。入院后,经市级专家组科学制定方案,医
中国香港日前报告了全球首个新冠病毒重复感染病例,一名3月底确诊感染新冠的33岁男子经治疗后康复出院,8月前往欧洲旅游返港后再次确诊。康复后重复感染是否意味着即使新冠疫苗正式投入使用也无法真正战胜疫情?该病例为新冠疫情防控带来哪些启示?专家们认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案例并不是常规事件,没必要过度担忧,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李亚南)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蓝皮书》患者生存现状与需求调研部分(以下简称“调研报告”)解读会26日在线举行。调研报告显示,超五成患者认为自己当前处于重症状态。专家指出,受调患者对减少疾病复发率的需求极为迫切,提升创新药可及性刻不容缓。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张莹)中国香港日前报告了全球首个新冠病毒重复感染病例,一名3月底确诊感染新冠的33岁男子经治疗后康复出院,8月前往欧洲旅游返港后再次确诊。康复后重复感染是否意味着即使新冠疫苗正式投入使用也无法真正战胜疫情?该病例为新冠疫情防控带来哪些启示?专家们认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案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张尼)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结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同时自2007年以来一直位居单一传染性疾病死因之首。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如何防控这一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成为业内专家关注的问题。资料图: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郊区的
每天出门必需品是什么?不是手机,是口罩!哪天没戴口罩出门,感觉自己在“裸奔”。自疫情发生以来,大家都养成了自觉戴口罩的习惯。复工复产后,不少上班族一天超过10个小时都需要佩戴口罩。戴口罩带来防护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时间戴久了,竟然闷出了痘痘。戴口罩为什么会长痘痘?如何避免闷出痘痘?如果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李亚南)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上升,由于起病隐匿,知晓率低,大部分患者往往在后期才确诊。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CKDMC)项目近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落地。专家指出,希望通过构建慢性肾脏病全程管理中心,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整体筛查,规范诊疗路径有效管理患者,实现早筛早诊
最近,张先生总感觉上腹部胀痛、嗳气,在家人催促下,来到消化科就诊,医生建议做个胃镜检查。面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老张心头一紧:好好的胃怎么就萎缩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萎缩”并不是胃整个变小了,而是胃的黏膜层“变薄”了。胃黏膜不但保护着胃组织不被各类危险因素侵害,还可以分泌消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病,易复发或加重,影响容颜,令人烦恼。其发生与雄激素、皮脂腺和毛囊感染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痤疮是脾经热盛、脾胃湿热,或平时嗜食辛辣肥甘,导致血热毒盛、湿瘀郁结于颜面而成的。现推荐一个安全有效的清洗方:取生姜50克,切片,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左右,水温适宜时,用清洁纱布蘸洗面部,每
同样嗅觉失灵 新冠感染与普通感冒大有不同新华社伦敦8月19日电(记者张家伟)新冠病毒感染者常出现嗅觉失灵。欧洲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这种嗅觉失灵和普通感冒引起的嗅觉失灵存在很大差别,相关发现可能有助找到更快捷的新冠感染筛查方法。英国东英吉利大学19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与欧洲多所高校的同行共同分析了
小伙打哈欠竟“气炸肺” 医生提醒:“竹竿男”要特别警惕气胸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晓岩副主任医师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袁友芬相信街坊们平时一生气,总爱用一句口头禅,“气得我肺都炸了”!这个比喻夸张吗?肺真的会爆掉吗?还真别不信!近日,23岁的瘦高个小李就因为一个
日前,有媒体报道,马来西亚卫生部官员声称新冠病毒D614G变异毒株的传播速度可能比一般毒株快10倍。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评论区表示担心,还有人留言支招:“传播快10倍……给孩子打这个疫苗别晚于10月……”传播快10倍的说法靠谱吗?D614G变异究竟会不会使得已经研发的疫苗失效?科技日报记者连线多
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 (陈静 孙国根 华忠弋)记者18日获悉,一种可治愈顽固性颈肩痛等疾病的中医新发明——扁弧刃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正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其发明人是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年轻女医师肖丹。肖丹18日对记者透露,她已开启万人诊疗计划,扩大研究领域,将自己目前研
上海医生、歌唱家共同演绎原创纪实MV《光》 公益创作致敬医护 弘扬抗疫精神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 (陈静 陈勤奋)为了迎接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一首由医生作词作曲,女高音歌唱家与医生共同演绎的原创纪实MV《光》18日正式在线发布。这部作品汇聚了社会各界力量,融合了歌曲艺术、纪录片采访、科普剧情等多
新华社悉尼8月18日电(记者陈宇)澳大利亚伯格霍弗医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的细胞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延长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平均存活期。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临床检查杂志》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恶性极高的肿瘤,治疗后易复发,患者确诊后平均存活期仅为14至1
中新网孝感8月17日电(记者 闫晓虹)记者17日获悉,为进一步加快疫后重生,“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公益行2020湖北站”公益项目在湖北孝感正式启动,将为患者提供稀缺的角膜供体材料,同时还将提供救助费用援助。该项目是后疫情时代,首次针对湖北地区角膜病致盲患者进行的公益救助项目。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