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我科研团队为减毒活疫苗开发提供新思路

1549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朱诗颖)2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司龙龙团队在《自然·微生物学》和《自然·化学生物学》上同期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聚焦减毒活疫苗研发的关键共性难题,从介导病毒蛋白降解的E3泛素连接酶的多样性、病毒蛋白和氨基酸位点

健康新闻

栀子花提取物有助神经再生

471

科技日报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从栀子花中提取的京尼平化合物可促进神经再生。实验室研究显示,当受损且发育迟缓的神经元接触京尼平时,竟然重新焕发生机。相关论文发表于《神经转化医学》杂志。此次研究致力于探究京尼平在治疗家族性自主神经失调这一罕见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

健康新闻

“分子GPS”引导免疫细胞有效“剿灭”脑肿瘤

228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创新的“分子GPS”技术,能够引导免疫细胞特异性地定位到大脑,并在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的情况下有效杀死肿瘤。这项突破性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科学》杂志上。这项基于活细胞的疗法,克服了传统CAR-T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如何安全

健康新闻

结直肠癌初筛有望告别结肠镜

381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结肠镜检查方法因其侵入性和高昂成本,难以在大规模筛查中广泛应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杨教授、缪应雷副院长团队,日前携手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团队及上海百趣代谢组学技术研究

健康新闻

新方法能突破血脑屏障输送药物

1819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方法。该方法已在小鼠模型和离体人脑组织中得到验证,其能突破血脑屏障,安全有效地将治疗药物输送至大脑。这一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网站。血脑屏障是大脑的一道天然保护屏障,可防止有害物质进入大脑。然而,它同时也阻挡了药物输

健康新闻

衰老细胞优劣可被识别

732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细胞衰老与人体的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紧密关联。不过,同样是“年迈”的细胞,却有好有坏,有些在体内作乱,有些则默默守护健康。但如何精准识别衰老细胞中的“好细胞”与“坏细胞”却是个难题。对此,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团队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健康新闻

新基因疗法无创控制小鼠脑回路

93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基因疗法。针对实验小鼠开展的临床前研究表明,该疗法可利用磁场,以非侵入方式精确控制特定大脑回路。这项技术不仅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更为帕金森病、抑郁症、肥胖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实时控制

健康新闻

老药新用治疗心脏损伤

1386

科技日报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心血管研究》26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常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醋酸格拉替雷,可修复小鼠和大鼠在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后的心脏损伤。以往研究强调了免疫系统在心脏损伤中的作用。虽然药物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死亡率,但开发新药和疗法成本高昂,人们提出了以药物再利

健康新闻

新型基因回路有望改变癌细胞耐药性

1947

癌症治疗中,临床医生不知道何时、何地以及哪种耐药性可能会出现,这让他们落后于狡猾的癌细胞一步。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重新编程癌症演变过程,让肿瘤更容易被治疗。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该团队创建了一种模块化基因回路,或称双开关选择基因驱

健康新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有了新策略

3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它以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加速和生成受损为特征,是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7月7日记者获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张磊、杨仁池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前瞻性评估了新型CD38单抗治疗ITP的安全性和疗效,并

健康新闻

一种蛋白可减缓前列腺肿瘤生长

63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在全球范围内,前列腺恶性肿瘤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因素。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由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综合癌症中心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JUN蛋白可以减缓前列腺肿瘤生长。这一研究为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了新思路。此前有大量研究表明,JUN蛋白在癌症中过量产生。因此,肿瘤生长

健康新闻

他汀类药物或有助预防癌症

769

科技日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张佳欣)慢性炎症是导致癌症的一个主要因素。现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通过阻断一种关键炎症蛋白来抑制癌症发展。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通讯》上。基于细胞、动物模型、人体组织样本和流行病学数据的实验表明,环境毒素(例如接触过敏原和化学

健康新闻

人类智力超群之谜破解

1362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张佳欣)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研究发现,人类神经元并不像小鼠的神经元那样以环路形式传递信息,而是主要沿着一个方向进行通信。这一机制提高了人脑处理信息的效率和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科学》杂志上。 大脑新皮层是关系人类智力的关键结构,厚度不到5毫米。在大脑最外层

健康新闻

我学者提出贫血治疗新策略

124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团队在血液学领域著名期刊《血液》在线发表文章,首次揭示转运核糖核酸(tRNA)假尿苷修饰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关键机制,并验证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能改善环形铁粒幼细胞性贫血(MLASA)患者

健康新闻

炎性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揭示

457

近日,记者从山西医科大学获悉,该校第一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学团队揭示了炎性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及其免疫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是被广泛接受的抑郁症发病机制理论之一。目前,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研发的一线抗抑郁药物,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及肾上

健康新闻

照射15分钟红光可降血糖水平

1594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英国伦敦城市学院、伦敦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携手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将670纳米的红光照射在一个人的背部15分钟即可降低血糖水平。原因在于这种红光会刺激人体线粒体内的能量产生,增加葡萄糖消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数据显示,红光刺激使人摄入葡萄糖后的血糖水平降低了27.7%,

健康新闻

用超声动力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800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2月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阳丽华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纳米颗粒介导的超声动力疗法,有望替代抗生素疗法成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新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我国成年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40%—50%。目前,

健康新闻

新型神经调控策略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1134

科技日报讯 (记者罗云鹏)2月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詹阳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神经调控策略,可靶向调控小胶质细胞,并实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蛋白的清除。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神经元》上。 “小胶质细胞是一种大脑免疫细胞,稳定操控该类型细胞具有不

健康新闻

肿瘤中性粒细胞重编程路径揭示

1377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记者1月28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黄来源团队,解析了肿瘤中性粒细胞的特定分化途径,同时鉴定出可区分不同分化途径的肿瘤中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物,有望为靶向中性粒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

健康新闻

以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优化疫病防控体系

455

“我国已建立对猴痘病毒敏感的小鼠模型。猴痘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构建也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彭小忠介绍,动物模型将为猴痘疫苗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动物实验研究是

健康新闻

防止结石,肾脏里有群“清道夫”

239

如果体检时发现体内有肾结晶或肾结石,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要多喝水。按照常规认知,尿路里的颗粒物全靠流动的尿液才能带走。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尿液冲刷并不是清除尿路颗粒物的唯一机制。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沈啸课题组和转化医学院史鹏课题组联合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发表的论文中称,他们发现在小鼠的肾脏里存在着一群

健康新闻

科学家开发出自组装发光治疗蛋白

1313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张佳欣)向人体运送药物的主要挑战是能不断将药物准确送达病灶位置,同时确保它们留在病灶发挥作用。虽然运输药物已经取得进展,但监测药物仍存在挑战。它往往需要像活检这样的侵入性程序。据发表在《ACS应用纳米材料》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美国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院团队开发出能自

健康新闻

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点发现

1134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和韩学尧教授团队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深入研究了金属硫蛋白1E(MT1E)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靶点。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糖尿病期刊《糖尿病护理》杂志。研究团队将早发糖尿病患者的遗传学机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健康新闻

新药物组合可“饿死”胰腺癌

1925

科技日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新研究发现,通过阻止癌细胞获得燃料,一种新的药物组合安全地限制了小鼠胰腺癌的生长。相关论文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癌症》杂志。该发现揭示了胰腺癌细胞如何寻找替代燃料来源,以避免饥饿并保持生长。当由血液供应的氧气、血糖和其他资源变得稀缺

健康新闻

大脑中有个“干吃不胖”的控制开关

1075

一项I期临床试验显示,科学家已经可以成功地减轻高脂肪饮食肥胖小鼠的体重和脂肪量,同时不扰乱它们的食欲。如果人体试验成功,一种新药可能会彻底改变肥胖症的治疗。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代谢》上。减肥一定要牺牲食欲吗?大多数针对下丘脑的肥胖治疗,主要集中在食欲调节上。这是因为人们已知下丘脑控制着进食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