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降趋势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顾天成)记者13日从国家疾控局获悉,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52.6%)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结果(53.6%)相比,下降1.7个百分点。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现下降趋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记者顾天成)记者13日从国家疾控局获悉,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总体近视率较2021年(52.6%)下降0.7个百分点,与2018年全国近视摸底调查结果(53.6%)相比,下降1.7个百分点。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现下降趋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生育话题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如何增加托位供给?如何帮助家庭减轻育儿负担?如何进一步降低儿童医疗服务成本?如何为孩子们营造安
李孝轩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近年来,预制菜产业急速扩张。学校消费人群相对集中、稳定,不少预制菜企业也把“进校园”作为重要的营销渠道。不过,预制菜至今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全链条质量检测无章可循,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缺位。预制菜进校园备受争议。因此,在没有有效监管机制、未取得广
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但是相比班里其他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描述物品、事件都比较困难,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能力?专家观点东城区春江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刘蕊:幼儿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此期间如果给孩子创设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语言环境,给予孩子正确的语言教育,就会给他们今后的语言
在工作中,江苏(南京)12355青少年服务台会接到大量求助电话。心理咨询师上官金雪注意到,既有青少年群体来求助,也有很多家长来咨询。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上官金雪说,当下不仅青少年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家长也存在着焦虑的情绪状态,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而青少年相对处于弱势,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一线探索】 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以数字技术赋能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构建了支持线上指导的媒体矩阵,“互联网+科学育儿指导”不断推进,上海学前教育网、科学育儿指导官微等多个媒体共同发力,实现了线上服务触手可及、线下指导近在家门口、精准指导工具方便易用。上海还将“育儿周周看”手机报升级为“育之有道”
寒假伊始,来自浙江省绍兴市的二年级学生陈悠悠就开启了“运动模式”:上午9点,准时出现在羽毛球馆参加集训;下午,在家完成10组立定跳远和3组1分钟计时跳绳;晚饭后,和父母沿着老城区的街道来一场“City Walk”……对陈悠悠来说,这个寒假还有点特别。往年寒假,父母总会给她报名几个学科培训班,可今年一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引导广大儿童青少年寒假期间科学用眼,规律作息,主动预防近视,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修订形成2024年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答疑解惑,提供科学引导。一、主动预防篇:早检测、早预防1.为什么说寒假是近视防控的重点时段?答:寒假时间
昨日,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教委“一把手”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为主题,围绕“深化健康北京、普惠托育体系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展开对话。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起,本市启动普惠托育服务工作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增普惠托位超过7500个,今年本市将继续加快普惠
全国妇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等16部门近日印发通知,围绕思想引领润童心、家教指导育童心、安全教育护童心、爱心妈妈暖童心四个方面,联合部署开展“把爱带回家——真情暖童心 相伴护成长”2024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通知指出,各地各相关部门聚焦“童心向党”,用好当地红色资源和身边鲜活教材,精心
孩子咬指甲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起开始咬指甲,尽管家长想尽方法,但仍然很难纠正。孩子长期咬指甲,或啃食指甲周围的皮肉,可造成指甲变形、创伤出血、甲沟炎、皮肤老茧、牙齿咬合不正。有些孩子不仅咬手指甲,还咬脚趾甲,甚至部分孩子直至中学仍有咬指甲的行为。如何才能纠正咬指甲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田晓航)冬季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一些心急的家长同时给患儿吃四五种药物。专家提示,儿童患呼吸道感染后超量用药、频繁换药均不可取,这些做法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危害患儿身体健康。 “是药三分毒,过度用药副作用明显,危险性增加。”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昆介
有家长提问,上班时最怕接到老师电话,除了日常学习,就怕老师告状:上课说话了?和人打架了?遇到这种孩子在家在校调皮捣蛋的事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史家胡同小学德育副主任吴丽梅: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不能守规矩的问题。我想起一个孩子,叫小飞,他是学校出了名的淘气王,总是不能遵守学校纪律。面对老师的管
“带孩子看病,好几家医院的号都挂不上,好不容易抢到一个中医院儿科的号,排了老长的队,却住不进去院,没有床位……”近日,吉林长春宝妈李女士带娃治病期间,切实体验了儿科“春运式”看病。近期,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持续高发,多地儿科就诊量激增,让儿科诊疗资源匮乏尤其是医生紧缺问题再次成为社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近段时间,在重庆永川区,各大儿科门急诊数量处于高位,当地采取各种措施,切实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工作。 在重庆永川区人民医院,近期,儿科门急诊日均约800人次,其中70%以上为儿童呼吸道疾病。医院扩容病房、增加床位,开通儿童夜间门诊,方便患儿及时就医。 重庆永川区卫生
“900公里高速,没找到一个能用的母婴室。”不久前,母婴室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议话题,网友们在吐槽找寻、使用母婴室经历的同时,也对理想中的母婴室提出了更多期待。现实情况与美好期待有怎样的差距?如何更好地让母爱无“碍”,让“宝妈”们早日实现“母婴室自由”?记者近日走访多地进行了调查。找寻、使用母婴室存在
据国家卫健委此前消息,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多地已经发文,提醒、要求老师、学生不带病上班
微信公众号提问 我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几乎每天都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感到“崩溃”,孩子也非常挫败。作为家长,如何做到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发火呢? 专家观点 史家胡同小学德育副主任吴丽梅: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我如何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发火?能问出这样问题的家长真是很好的父母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多地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部分家长为了方便,选择在家给孩子做雾化治疗,电商平台家用雾化器销量猛涨,有的店家近一个月卖出2万多台。为了吸引家长购买,“医院同款”成为不少商家销售家用雾化器的重要卖点。然而所谓的“医院同款”只是噱头,售价悬殊的雾化器技术参数差别很大,并非所有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些人感染呼吸道疾病后,选择居家观察,等待疾病自愈。其中有哪些认识误区,应该注意些什么? “近期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研究员李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些呼吸道感染病的病原体不同,但它们早期症状差别不
江苏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清单(试行)的通知》,明确教育局局长、校长、校医、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家长、学生等八类人群近视防控责任。 通知明确,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局长要牵头做好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从2024年到2030年,实现本地
在刚结束的年度体检中,8岁男孩丁丁(化名)测出BMI25.9kg/㎡,超出了正常标准,他还被查出有3颗龋齿,其中一颗需要根管治疗。平日里,丁丁酷爱甜食,虽然丁丁妈妈有意控制,还约定了“糖果日”,但孩子常常仗着爷爷奶奶的宠爱,一口气吃下许多蛋糕和巧克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人群
今年秋天,全国多地儿科门诊经历就诊高峰。支原体肺炎大势尚未褪去,甲流、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等多种传染病已经开始有流行趋势。提前到来的候诊高峰“往年9、10月份是不会有这么多病人的,今年就特别多。”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李绚向中新网说道。李绚介绍,按照过去儿科门诊就诊人数变化规律来看,通常是从9月份
近期,支原体肺炎频频登上热搜,许多孩子患上此病,更是让不少家长担心不已。支原体肺炎到底是什么疾病?如何用药?如何预防?针对相关话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请他就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答。童朝晖表示,支原体肺炎并非新发、罕见疾
孩子现在4岁了,我们发现他越来越任性,动不动就发脾气,一点不顺心就各种闹,作为家长有时候真是非常恼火。同时,我们也特别困惑,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变成这样?作为家长,我们又该怎么办?专家观点春江幼儿园老师吴亚晴:孩子的任性,其实是一种与父母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在于父母没有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