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叩响”遗传性耳聋患者的无声世界

148

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3万聋儿,60%的遗传性耳聋与基因缺陷有关。通过生物技术修复基因缺陷或替换掉这些导致耳聋的特定基因,可从根本上恢复患者自然听力,包括感知复杂的音乐和环境声音,且没有佩戴人工耳蜗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设备更换的烦恼。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耳朵

健康新闻

新基因疗法无创控制小鼠脑回路

93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基因疗法。针对实验小鼠开展的临床前研究表明,该疗法可利用磁场,以非侵入方式精确控制特定大脑回路。这项技术不仅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更为帕金森病、抑郁症、肥胖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出版的《科学进展》杂志。实时控制

健康新闻

基因疗法提高视网膜敏感度上百倍

1366

科技日报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张佳欣)视力下降会导致视网膜光敏感度改变。一项针对罕见遗传性眼疾患者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视力得到显著改善,光敏感度甚至达到了原来的100倍。这项试验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领导,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研究人员称,

健康新闻

基因疗法恢复失聪儿童听力

1182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一名完全失聪的英国女孩成为世界上首个接受开创性新基因治疗试验的人。目前,她的听力已得到了恢复。该成果在近期于美国巴尔的摩举行的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会议上被公布。欧珀·桑迪出生时就完全失聪。经过此次治疗后,这名已18个月大的女孩听力几乎接近正常水平,并且可能会进一步改善。欧

健康新闻

基因疗法让遗传性耳聋患者听到声音

599

“他能听到声音了!”颜女士(化名)眼含泪水激动地喊道。颜女士患有先天性耳聋的2岁儿子牛牛(化名)正兴奋地对着门又敲又拍,嘴里还咿咿呀呀的。牛牛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耳聋,并且是最严重的那种——全聋!如今他迎来了最新遗传性耳聋基因疗法。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牛牛终于能够听到声音。1月25日,顶级医学杂志《柳叶

健康新闻

全球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获批

109

当地时间11月16日,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MHRA)官网宣布,批准美国药企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与瑞士基因编辑公司(CRISPR Therapeutics)合作开发的CRISPR基因编辑治疗药物Casgevy,旨在治疗12岁及以上患者的镰状细胞病和输血依赖

健康新闻

上海张江初步形成细胞和基因全产业链 发展势头强劲

1114

中新网上海11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202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全产业规模已经超过3300亿元,全中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在浦东新区诞生。2023年至今,浦东新区已有4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慧11日在此间表示,经过三十余年砥砺发展,浦东新区

健康新闻

单次注射基因疗法能清除艾滋病病毒

517

美国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的科学家17日报告称,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EBT-001可以安全有效地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去除。这项临床前研究是推动人类艾滋病病毒疗法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基因治疗》杂志。研究团队此次在恒河猴中测试了

健康新闻

基因治疗首次恢复老鼠听力

273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分子疗法》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最近开发出了一款成熟的小鼠模型,首次利用基因疗法,恢复了老年动物模型的听力,最新方法有望应用于人类。到2050年,预计每10个人中就有1人罹患某种形式的听力损失。在全世界数亿听力损失病例中,遗传性听力损失往往最难治疗。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缓解作用有限

健康新闻

细胞和基因治疗展现潜力 报告聚焦“三个难题”“五个挑战”

1174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刘一)细胞和基因治疗在癌症、遗传疾病和传染病等众多疾病治疗中展现出潜力,受到广泛关注。例如,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早已将细胞和基因治疗纳入了监管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为了全面深入地描绘基因疗法的发展图景,近日,毕马威发布了《“一次治愈式”基因疗法》报告(下称《报告》),包含

健康新闻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可延缓衰老的新型“基因疗法”

1033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可延缓衰老的新型“基因疗法”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魏梦佳)人类基因组中有多少衰老调控基因?其参与衰老调控的分子机制是什么?能否在分子层面“操控”这些基因以延缓机体衰老?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成果对这些衰老领域的重要问题给出新的见解。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曲静课题组,

健康新闻

基因编辑再设限 基因疗法会受影响吗

437

基因编辑再设限 基因疗法会受影响吗近日,一个国际委员会发布报告强调称,因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未达标,基因编辑技术不能用来编辑人类胚胎,至少不能将编辑过的胚胎植入子宫用于生育目的——“基因编辑对人类而言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未来人类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攻克很多现在难以治愈的疾病,甚至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将改变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