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细胞系统模拟自然细胞“交流场景”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刘霞)荷兰和瑞士科学家模仿眼睛内的光感受器,合成出一种具备人工细胞器且能对外部信号做出敏感反应的原细胞系统。他们还使用这些原细胞,模拟了自然细胞间的“交流场景”。这一进展为开发疾病新疗法和人造组织带来了可能。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生命的本质在于沟通。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刘霞)荷兰和瑞士科学家模仿眼睛内的光感受器,合成出一种具备人工细胞器且能对外部信号做出敏感反应的原细胞系统。他们还使用这些原细胞,模拟了自然细胞间的“交流场景”。这一进展为开发疾病新疗法和人造组织带来了可能。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生命的本质在于沟通。
去年4月,意大利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马里奥·凯罗尼等人在美国《先进材料》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可充电且可完全食用的电池,并表示可食用电子设备将对胃肠道的监测和治疗,以及食品质量监测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该团队并非“孤军奋战”。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智能系统实验
科技日报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美国西北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由石墨烯制成的迄今最薄的心脏植入物。这种新的石墨烯植入物在外观上类似于一次性文身贴,厚度不及一根发丝,但仍能像传统心脏起搏器一样发挥作用。与目前的起搏器和植入式除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 史森方)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广泛发生于全球范围内的慢性疾病,治疗失败率较高,侵害着数百万人的健康。3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天津大学药学院李楠副教授课题组与捷克共和国孟德尔大学沃伊特·亚当教授合作,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可吸附肠道里的有害气体硫化氢,重塑
中新网杭州8月13日电(钱晨菲 梁孝昶)记者13日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大二院)获悉,该院院长、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王伟林和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毛峥伟教授团队近日在国际顶级期刊《先进材料》(IF30.849)发表封面文章。该团队利用金纳米粒子(AuNP)对金属有机框架(MOF)进行原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