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闻

打通医养结合发展瓶颈

1846

【专家视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关乎亿万老年人安康福祉的时代重任,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6%。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

健康新闻

让养老更有“医”靠

117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临近中午,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府西医养中心后厨蒸汽氤氲,饭菜香气萦绕。护理人员根据老人口味精心搭配饭菜,然后细心装入写有名字的保温饭盒,送往各个楼层。这是太原推动医养结合的一个缩影。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民之所盼,更是民生大计

健康新闻

国办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278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形成传承创新并重、布局

健康新闻

骨密度低,吃钙片有用吗(名医讲堂)

1872

  骨密度低时,单纯吃钙片有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补充钙片可以为骨骼提供钙源,但仅靠钙片难以显著提高骨密度。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综合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才能更有效地增加骨密度。补充钙片的同时,应确保足够的维生素D摄入,因为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

健康新闻

“记忆咖啡馆” 有爱有温暖(无影灯)

522

  “如果点了美式,却来了拿铁,请多包涵;如果点了小杯,却来了大杯,请别见怪!”一家咖啡馆吧台上的提醒标识,耐人寻味。这家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洋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记忆咖啡馆”,主要由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和社区志愿者组成。在这里服务的“老宝贝”们,在制作咖啡、接待客人的过程中,刺激和锻炼认知能力,预防

健康新闻

中医有招治鼻炎(中医养生)

1007

  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鼽,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肺鼻。肺气虚弱,卫外不固,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导致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脾源。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就会导致水湿停聚,形成痰浊,上犯鼻窍,加重鼻塞、流涕

健康新闻

警惕在线诊断心理疾患越治越病

173

“NPD有六大特征,遇到了赶紧跑”“有的孩子看着正常,其实是ADHD,快来测一测”……近期,以在线“诊断”NPD(自恋型人格障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为标题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传播,不少人“被确诊”。据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视频往往先以心理热门话题吸引关注,通过话术激起需求后,再推销课程

健康新闻

加强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

215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强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加快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通知指出,要引导和支持本地职业本科学校等设置医养照护与管理职业本科专业,并作为贯通培养专业,鼓励健康管理、老年

健康新闻

航天员如何在太空中保持身体健康

959

编者按:AI以不同角色的口吻来回答相同的问题,会产生何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为了做这个“趣味实验”,我们依托AI技术,请AI进行智能写作,分别回应3组不同的“平行话题”。为了增加AI版本与人工修改版本的对比度,我们还发布了3个“修改帖”,或许可以从中一窥AI与人脑思维的异同。在星辰之间守护血肉之躯—

健康新闻

春分时节,关注身体健康

650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举行的“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专家提醒,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公众要注重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均衡寒热饮食、适时添减衣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相对其他季节,春季过敏原较多。比如,柏树、杨树、梧桐、桉树等树木产生的花粉颗粒较小且飘得较远,容易造成

健康新闻

小时候的记忆“藏”哪儿了

652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小时候每天都被妈妈抱着看绘本,怎么现在却连当时最喜欢的小人儿长什么样都记不起来?为什么3岁前的记忆就像被橡皮擦去了一般消失不见?人们曾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被称为“婴儿期遗忘症”的现象,是因为大脑里的“记忆仓库”——海马体还没有完全“建”好。但最近,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发现,

健康新闻

春季防过敏这些误区要警惕

262

3月19日,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预报显示,气温回升,利于花粉浓度升高,花粉浓度预报等级为4—5级,可达到每千平方毫米高于401粒。“春季万物复苏,过敏原比较多,比如柏树、杨树、梧桐、桉树,这些树种产生的花粉颗粒比较小,而且飘得比较远,所以容易造成过敏。”在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

健康新闻

耳朵藏着“健康开关” 春季养生揉起来(服务窗)

318

  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却也是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如何在春季提高免疫力?简单易行的搓耳养生操不妨一试。耳朵上真有“健康开关”吗?搓耳等于全身SPA?怎样搓耳才有效?记者采访了广东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谌凌燕。“搓耳养生操虽没有明确的典籍出处,但其理论基础源于《黄

健康新闻

2600余家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有妇科

1424

  本报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杨彦帆)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已有2600余家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了妇科,能够为广大女性提供妇科中医药服务。1300余家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设置了中医临床科室,普遍开展中医妇科服务。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制定

健康新闻

2024年我国批准1类创新药48个

1459

  本报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家药监局18日发布《202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全年批准1类创新药48个,涵盖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抗感染等近20个治疗领域。这些新药好药上市后,将加速惠及患者。2024年国家药监局加快创新药、罕见病用药和儿童用药等

健康新闻

落实休假制度 激荡消费“春水”

1655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加强对各单位休息休假制度执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关于保障休息休假权益的内容备受关注。当前,在一些用人单位

健康新闻

智能家电,青年一代的生活“新宠”(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②)

1316

晚上9时一到,角落里的扫地机器人按照提前设置好的程序自动执行清扫任务,床边的空气加湿器开始轻柔地喷出水雾,氛围灯自动调节好亮度,等待主人休息......在许多博主分享的居家Vlog(视频博客)中,能进行语音交互、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的智能咖啡机、智能音箱、智能空气净化器等纷纷亮相。随着人工智能、大

健康新闻

优化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74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加快释放旅游消费潜力,能够在提振服务消费、带动旅游上下游产业发展、增进就业岗位和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旅游消费发展态势良好,增长速度较快,新业态新亮点不断涌现。受热门影视作品、游戏等影响,新疆阿勒泰、山西大同等地成为旅

健康新闻

持续推动即时零售扩容提质

1021

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是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的关键着力点。作为这类消费模式的一种,即时零售已成为推动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越来越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支撑。前不久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在平台、商超、品牌商、小店、即时配送等主体的协同创新下,

健康新闻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1413

新质生产力之“新”,强调在现有经济发展基础上有破有立、先立后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为把握“破”与“立”二者辩证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培育新动能,

健康新闻

别让AI“培训课”割韭菜

771

随着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AI技术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然而,人工智能的火热也催生了诸多乱象,各大网络平台井喷式涌现的AI“培训课”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课程价格高低不等、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所谓的AI“培训课”成了新的消费陷阱,值得警惕。AI“培训课”的乱象主要体现在虚假宣传方面,

健康新闻

找准真需求创新消费场景

1432

消费场景创新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近年来,从“冰雪+”到“银发旅游专列”,从“以旧换新”到“即时零售”,各类创新场景不断涌现,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也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了动力

健康新闻

帮助老年人识破虚假保健品骗局(民生一线)

763

  包治百病、快速见效等“神药”噱头,“科研成果”“专利发明”等伪科学外衣,嘘寒问暖、夸大宣传等营销手段……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抓住部分老年人健康焦虑、情感孤独的心理,诱导他们高价购买虚假保健品和药品,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如今,这些骗局套路更是手法翻新,利用电商平台、视频直播、朋友圈发布等

健康新闻

不养花、不碰花,为什么还会花粉过敏(服务窗)

514

  春光明媚的三月,本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天津市民黄女士却因频繁打喷嚏、流眼泪不得不戴上口罩墨镜,“全副武装”地来到医院就诊:“每年这时候,眼睛就肿得睁不开,鼻塞得喘不过气。”黄女士的困扰并非个例。花粉是春季过敏的“元凶”,不少患者常常会有疑问:我家里不养花,也从来不接触花,为什么还会出现花粉过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