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4年一项统计,全世界18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亿人肥胖,预测未来10年还会增加40%。目前,中国拥有4320万名肥胖男性和4640万名肥胖女性,分别占全球的16.3%和12.4%,肥胖人口已位居世界首位。
俗话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从医学角度来看,肥胖体型的危害程度的确与此相关,按严重度依次为:苹果型>梨型>均匀型。肥胖不仅影响美观,还是一种慢性疾病。除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生活压力因素外,“宅男”“宅女”的增加、体育锻炼的减少,都使得肥胖悄无声息地入侵,伤害我们的肾脏等多个器官。
近年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原因造成的肾脏损伤越来越多,逐渐替代慢性肾炎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中国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但多数肾脏疾病常常到了尿毒症期才有症状。
毫无疑问,肥胖是健康长寿的“敌人”,会加速衰老,引起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肥胖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升高、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有关。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状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张力出现增高,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引起蛋白滤出。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足细胞是有毒性作用的,同时损害肾小管间质,加重肾小球硬化,从而引起肾脏损伤。
简单说,肥胖引起肾脏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肾小球肥大或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肥胖及腹型肥胖可以加速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研究显示,有3%的肥胖青少年肾小球滤过率偏低。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可以加快已经存在的慢性肾脏病的进展,使尿蛋白增加。事实上,肥胖对于肾脏影响的早期表现就是蛋白尿。
有研究指出,体重指数(BMI)>25的20岁青年人,在校正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后,发生肾脏疾病的风险仍是健康人群的3倍。国外一项随访20年的研究也表明,BMI增大会加速慢性肾脏病患者走向终末期肾病,也就是尿毒症,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作用更为明显。
另外,肥胖还可以造成肾脏肿瘤等多种肿瘤发生率的明显增加。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约10%的肾脏肿瘤与肥胖有关。肥胖使男性肾脏肿瘤的发生率增加17%,女性肿瘤的发生率增加26%。体重指数每增加5,就会使肾脏肿瘤的危险增加25%。由于肥胖患者尿液PH值较低,草酸含量较高,尿酸、钙、磷分泌较多,还可能诱发肾结石。
因此,人们尤其是有肾脏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特别要注意远离肥胖。远离肥胖首先要控制饮食,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减肥食谱。其次要增加运动提高能量消耗,多进行有氧的中、低强度体力活动,如走路、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一些辅助药物减轻体重。
总之,肥胖造成的肾脏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只要持之以恒,改善生活方式,减少能量摄入,减轻体重就可以改善肾损伤。(作者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延伸阅读
为什么会肥胖?
肥胖与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导致肥胖的比例占到20%至40%。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至80%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有40%较胖。
进食行为的改变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偏爱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能量总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就会发胖。一般早、晚餐应各占30%,午餐占40%。晚上吃得过多、过晚而运动量较少,会使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体育锻炼的减少,会使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减少。由于有些药物有肥胖的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易使内分泌紊乱,即使停药有些患者也会成为“顽固性肥胖”者。
健康知道
怎样衡量肥胖度?
通常,体重指数(BMI)被用来评价肥胖的程度。BMI(kg/m2)=体重(kg)/身高(m)2。国际上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即18.5至25kg/m2为正常体重,25至30kg/m2为超重,超过30kg/m2为肥胖。
但这个标准不太适合中国人。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国内标准,18岁及以上人群,BMI在18.5至23.9kg/m2为正常,24至27.9kg/m2为超重,高于28kg/m2即为肥胖。
我国肥胖者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对健康危害较大。具体来看,有的人脂肪堆积于腹部,为中心性肥胖,因为腰围和腰与臀围之比也是检测肥胖的指标。即使体重指数正常,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或腰臀比男性大于9,女性大于8.5均可视为腹型肥胖。(李敏侠 李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