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全攻略 这样才是科学减重

今年春季以来,“体重管理”持续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体重是评估人体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核心指标,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何管理体重才更有效?“管住嘴”“迈开腿”就够了吗?中日友好医院的多学科医生,针对体重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

“练哪儿瘦哪儿”是一个伪命题

网络上流行很多瘦腿、瘦腰的运动减肥方法,然而很多人练习之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江山表示,“练哪儿瘦哪儿”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身体里的脂肪就像是装在桶里的水,不是从桶的哪个部位舀出,哪个部位的水就减少。脂肪减少也是全身性的,而不会发生在某个特定部位。”

江山进一步解释说,很多人会通过卷腹锻炼来瘦腰,但实际上,卷腹可以增强腹直肌的力量,却并不会直接起到瘦腰的效果。因为腹部脂肪的减少是随着整个身体脂肪含量的减少而发生的。在减肥的时候,脂肪多的部位瘦得较快,脂肪少的部位瘦得较慢,这种现象会让人们误以为局部减肥有效,但其实这只是全身脂肪分布的自然规律。因此,如果想要瘦腰,不能只依赖于腰部的锻炼,而是要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少整体脂肪含量,进而达到瘦腰的目的。

“喝凉水都胖”怎么办

很多正在减肥的人会抱怨,自己明明吃得不多,却还会长肉,甚至“喝凉水都胖”,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于永超认为,在排除疾病和药物影响因素后,如果“觉得吃得不多”却依然会变胖,很可能是因为“吃得不多”未必是真实情况。有些人可能只是饭吃得少,但客观上,一天中吃的所有东西的总量却并不少。

不过,现实中确实存在吃得很少,却很难瘦下来的情况。于永超说,这是因为这些人曾经有过节食减肥的历史。如果经过多次反复节食,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会降低,变成“易胖体质”,从而使身体合成脂肪的效率增高,导致吃一点东西就会变胖。

此外,很多上班族还存在“过劳肥”的现象,这是因为,在睡眠不足、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皮质醇会升高,从而导致体内脂肪向躯干部位聚集,也就是所说的“向心性肥胖”。

于永超说,评价一个人的胖瘦,不能简单地看身高和体重,更要关注代谢参数,进行身体成分分析。比如一个“肌肉型”的人,就像大草原上奔跑的骏马,虽然吃得不少,但运动量很大,也就不会存在“吃什么都胖”的情况;而一个“脂肪型”的人,即使吃得不多,也会把脂肪储存在腹部,就像沙漠里的骆驼,将脂肪都储存在驼峰一样。

于永超说,体重管理最关键的是要“稳”,不能过度节食。要通过规律饮食,将基础代谢“养”上去,再通过运动,锻炼肌肉,把自己的状态从“骆驼”变成“骏马”,从而解决“喝凉水都胖”的问题。

生酮饮食法减肥有弊端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里推荐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减重方法,通过适当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达到减重的效果。

于永超提醒,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过程中不能走极端,例如正常饮食中的碳水比例通常是50%-65%,想要减重的人群可以将其降低到40%左右。但是如果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例如采取网上流行的生酮饮食法,则会给健康带来很大风险。生酮饮食法能够将脂肪快速分解,并通过尿液排出,但同时需要付出心情烦躁、抑郁、失眠、脱发、便秘,以及女性生理期不规律的代价,尿酸高的人还很有可能痛风发作,血脂高的人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

需要注意的是,体重管理并不意味着以瘦为美。在关注体重管理的同时,先要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那么,如何评估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什么时候需要减重呢?

中日友好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马骁介绍,临床常用的体重评估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体重指数,也叫体质指数,即BMI。对于中国人群来说,18.5≤BMI≤23.9,属于正常范围;24≤BMI≤27.9属于超重;BMI≥28属于肥胖。不过,BMI的评估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明确区分脂肪和肌肉的重量,可能会将肌肉发达的运动员型人群误判为超重和肥胖。

第二种是腰围和腰臀围比,中国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可判定为腹型肥胖,也叫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比BMI定义的肥胖对体内代谢健康影响更大,因此,大腹便便的“苹果型”身材的人群,需要进行积极的体重干预。

第三种方法是体成分分析,即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根据脂肪、水、肌肉导电强弱的不同,来综合评估肌肉、脂肪的分布是否合理。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隐形的胖子”,也就是BMI和腰围测量在正常范围,但体脂率(体脂率是人体脂肪重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中国成人男性的体脂率大于25%、女性大于30%就属于肥胖的状态——记者注)其实已经超标的人群。

上班族管理体重的三个要点

肥胖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然而,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是很多上班族的生活常态,这部分人群应如何有效管理体重?

马骁表示,体重管理没有捷径。要想有效控制体重,必须从调整生活方式做起。

马骁介绍,管理体重有三个要点:首先要重视,要意识到超重和肥胖状态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危害生命。其次要掌握吃、动、睡眠和心理调整的科学办法。

在饮食方面,可以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推荐的种类和数量进食,同时采用一些辅助性的小技巧,例如用小型餐具来减少主食的摄入,控制吃饭速度(太快进食也会增加肥胖和超重的风险),调整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类,最后吃碳水化合物、谷物类,科学的进食顺序对避免血糖升高和体重增加也会起到一定效果。

在运动方面,对于紧张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运动。比如把上下班的交通方式改为骑车或者跑步,在开会时通过局部运动来锻炼肌肉力量,尤其是四肢肌肉力量。

在睡眠方面,需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平衡,控制食欲。而在睡眠不足时,身体会分泌更多的饥饿素,使人更容易感到饥饿,从而增加食物摄入。

在心理方面,要调整心理状态,缓解压力,避免因压力导致过度饮食。

最后,要在身边营造关注健康体重的氛围,比如跟家庭成员一起运动,控制饮食;同事之间互相提醒,一起做工间操。互相督促的环境更有助于养成体重管理的习惯。

上一篇:晒太阳会致癌?吃大蒜能防癌?专家解答
下一篇: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小胖墩”如何减肥?科学减重看这里

“小胖墩”如何减肥?科学减重看这里

1192

近些年,“小胖墩”问题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日渐凸显。肥胖不仅会阻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生理功能,还可能带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家长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超重还是肥胖?如何科学减重?听听专家怎么说。人民优选来了——本期指导专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孙妍

体重管理仅测BMI值还不够!推荐3大工具

体重管理仅测BMI值还不够!推荐3大工具

756

近日,“国家喊你减肥”相关话题刷爆各社交平台。如何科学开展体重管理,国家也给出了好办法:《“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为何要用这么多工具?仅用体重秤测BMI值不行吗?专家表示,BMI虽简单实用,但存在不足,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那么,怎

成功减重需要做对哪些事?

1218

■少吃而不是不吃减重绝不是跟美食说再见,而是要精心挑选、合理搭配。进餐时可以按照“蔬菜—蛋白质—主食”的顺序,细嚼慢咽,吃到七分饱即可。绿叶蔬菜热量较低;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保持肌肉质量,建议每日摄入60—80克,不宜过多;主食可以适当选择粗粮;减少摄入甜度较高的水果。■充足睡眠可提高新陈代谢每天应尽

你的DNA适合吃什么?AI解码地域美食健康减重吃法

237

“我们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摄入的能量更高、运动相对缺乏等问题,所以就导致一些人出现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在日前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

减重科开诊 医生帮你避开减肥误区

1697

白岩松:何为超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您的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成年人只要大于等于24,就迈入了超重的门槛。举个例子,一米七的成年人,体重超过70公斤就已经超重了。近年来,一些医院开办起了减重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大夫来做。那么,减重科又是如何帮到患者的?本周,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的多家医院减重科开诊的消

“减重医生”上线,体重管理门诊火爆

761

本报讯 (记者田国垒)记者近日了解到,山东多家医院已开设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这些门诊不仅包括内分泌科、减重与代谢外科、营养科,还整合了中医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心理科等多个科室,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体重管理门诊设有体适能检测设备,除了能检测体脂率、内脏脂肪,还能

健康全攻略 欢乐不打折

1626

当团圆的饭香弥漫,我们迎来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春节。春节不仅是味蕾的盛宴,也是身心健康的考验。假期放飞自我的同时,也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今天的春节健康特辑,将为节日的欢乐保驾护航。唠嗑 刷剧 打麻将 护好你的颈和腰节日假期,亲朋好友围坐唠嗑、打麻将或者靠沙发上看电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动窝,为颈椎和腰椎

流行减重药获益与风险共存

1114

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观察性研究,科学家对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健康影响进行了分析,结论是42种健康风险下降以及19种健康风险上升。GLP-1RA在过去几年里因宣称具有减重效果而广为流行。人们也在研究GLP-1RA的更广泛疗效,包括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骨关节炎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健身方法

每天只要坚持5分钟,胜过跑步1000米!

131

想要练出完美好身材那就要运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种新的运动健身法,那就是平板支撑(plank)。供图/视觉中国平板支撑,这就是现在大多数健身房都流行无器械运动。因为它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