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小区内立有呼吁文明跳舞不扰民的标语牌
近期,一些省市对部分公园里中老年人“尬舞”进行治理,引发大众的关注和热议。
“尬舞”问题,在引发大众关注广场舞文化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思考:大众需要什么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何引导群众发展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
跳广场舞不仅仅为了健身,也是一种潜移默化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群众文化。“尬舞”的出现,给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怎样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群众进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现在政府提供了场地,但是这种正能量的、彰显精神文明健康的舞蹈由谁来带头?”一位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说。
乱象
个别地区“尬舞”被整治
近日在东北某市公园内,一群跳广场舞的中老年人肆无忌惮的大尺度动作引发关注。其中,67岁的大爷每天都有一些人围观,专门拍下他的跳舞视频,上传到各个平台,造成不良传播影响。相关部门介入,对这种舞蹈进行规范整治。
在华北地区的一个城市的水上公园,同样有很多老年人聚集跳交谊舞,其中有知名度的张大爷在跳舞中频频与女舞伴身体接触,引发当地网友热议。3月9日该水上公园公众号发布最新公告,其中明确了严禁“尬舞”,严禁各种团体、个人聚众网络直播不文明行为。严禁携带使用大功率音箱及音响器材音量过大的行为。
这些“尬舞”的短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迅速传播,引发网友热议,大多数的声音是必须治理。
“不反对老年人各种健身项目,但是太低俗让人感觉不舒服”“影响孩子们的成长,支持治理”“为公园继续整治点赞”。也有人认为,这只是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不至于大惊小怪,“可以给老年人娱乐规划场所或者地点,一棒子打死不合适,也不可能一刀切。”
业内
给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敲警钟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罗斌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尬舞”乱象中,提到交谊舞,其实这个问题与跳哪一种舞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一个广场舞文化怎么引导、怎么发展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有益于身心的文化活动。
此前,文化部、体育总局、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提到,广场舞健康发展重在引导,广场舞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能够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要进一步促进广场舞活动健康、文明、有序开展,政府必须从进一步正面发挥广场舞的功能入手,加以引导。
为了促进广场舞活动文明健康、安全有序发展,许多地方发出“文明健康开展广场舞活动”倡议书,呼吁广场舞爱好者文明健康地开展广场舞活动,共同营造和谐、舒适、宜居、安静的城市文明环境。
东城区文化馆副馆长王敏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别地区“尬舞”被整治新闻的出现,也给广大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我们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起到正能量的引领,真正扎根社区、扎根基层,给老百姓普及养生健身舞。”
基层
志愿者带头普及正能量舞蹈
王敏介绍,中国舞蹈家协会专门为老百姓排练了一组健身舞蹈——养生健身舞,把中医和人体的脉络融合在一起,跳舞的同时按摩或者拍打身体的穴位,舞蹈和音乐相结合,对于养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到底怎样把适合老百姓在业余生活中练的健身舞蹈推广起来,真是任重道远。我们要去研究,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现在政府提供了场地,但是这种正能量的、彰显精神文明健康的舞蹈由谁来带头?我们现在推广的主要是文化志愿者带头的项目,有舞蹈项目带头人、戏剧项目带头人、音乐项目带头人。我们现在普及的养生健身舞,简单易学,老百姓都很喜欢。”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罗斌介绍,舞蹈包括交谊舞(更多的时候被称为国标舞)本身并没有健身的功能,老百姓用交谊舞等舞种来健身逐渐发展成为广场舞是中国所独有的,但是前提一定要积极健康。
交谊舞引进中国以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交谊舞对舞步和舞姿的要求不高,适合全民参与健身的需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被人接受,作为一种健身形式,更适合广大群众,有利于在全国的推广和普及,当下老百姓最为熟悉的是华尔兹、牛仔舞、伦巴、探戈、西班牙斗牛舞等。
“跳舞总归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就像跑步、跳绳一样,而且更加温柔、韵律化,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情绪的调节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交谊舞也好,广场舞也好,只要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便大众普及学习的,都值得鼓励和提倡,但前提是积极健康、不扰民。” 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 实习生 虎巾杰
统筹/满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