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11月20日电 (记者王明峰)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城社区西府少城小区某单元被临时管控。单元门外,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一个个包裹,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门牌号、联系方式等信息贴到物资袋上,分类消毒后,把它们装进购物车推送至门口,由楼内人员进行转送。
“为保障这里的200多人及时、安全地拿到生活物资,我们安排了多名工作人员在物资点进行分拣。”长城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满足老年居民的购买需求,工作人员在发放物品宣传单上印了商家电话,社区年轻党员也会主动在线上为老年居民采购物资。目前,该单元临时管控已解除。
为全力做好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切实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成都结合实际,围绕“怎么供”“怎么进”“怎么送”“谁负责”等重点,不断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方案,扎实做好保供工作。
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生活物资保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通过启动区域联保联供机制,指导三大农批市场和保供企业加强上下游企业产销对接,拓展保供企业供应链渠道,确保货源进得来;充分调动市场力量,确保市级重点保供企业在全市6000余家网点应开尽开,强化“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动员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担任物资采购员、配送员,解决“最后一百米”和“最后一米”投递问题。
此外,成都还通过动态开设流动菜市,组织23家市级保供企业创新推出“社区安心购”等模式,解决封控区居民买菜、购物等问题。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