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大家谈·一起来想一起来干(17)·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本期大家谈,我们邀请3位专家学者,聊一聊如何促进“三医”协同发展,为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集智献策。

——编  者 

系统观念引领协同发展

陈秋霖

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实现各司其职又彼此支撑,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

以系统观念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在认识层面上,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顶层设计上,要构建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注重政策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统筹协调“三医”联动改革;在实践层面上,要着重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比如,在医保战略购买中,要更好协调老百姓就医可及性和满足临床需求、鼓励医药创新之间的关系,探索按绩效付费的支付方式,努力在医药服务优质高效供给和医保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要发挥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紧盯发展所需,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三医”运行机制。坚持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医防融合助力资源整合

苗艳青

近年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医防融合深入发展,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等机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朝“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方向发展,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医防融合不仅是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也是整合优化基层医疗资源的有效手段。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推动医防协同、融合,实现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有助于破解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全科医生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

医防融合,也是推动“三医”协同发展的具体抓手。现阶段,建议重点从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已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保政策支持的疾病入手,以重点慢病防治为主要切入点,为居民提供“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健康服务。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推动医防融合更好落地见效,更多人将因此受益。

(作者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优化治理形成保障合力

李  玲

关于促进“三医”协同,福建三明医改是典型案例。当地推动“三医”归口管理,狠抓“管好医院户头、斩断药品抽头、激励仁心笔头、用好基金寸头、减少病人床头、延长健康年头”系统化举措,有效整合了区域医疗资源,推动形成了健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医防融合机制。

从三明医改实践看,只有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相协同的治理体系,才能形成保障人民健康的合力。过去,由于医疗卫生系统条块分割等问题,医改难以集中力量实现有效治理。比如,尽管全民医保快速推进,但由于不少地方的医疗服务体系仍倾向于创收取利,由此造成过度医疗检查、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百姓的就医体验和身体健康,还增加了医保支付负担。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关键就在于以改革促协同、以改革强治理,从根本上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医改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药品耗材集采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成效持续显现。下一步,着力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必能形成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强大合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前进。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30日 05 版)

上一篇: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下一篇:“二阳”症状是否严重?如何科学应对?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1107

图为5月25日,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通过5G+远程医疗平台对龙里县人民医院的患者给出治疗建议。  新华社记者陶 亮摄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简称“通知”),于2023—2025年在全国实施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

上个班还能“应激”了?没那么夸张

1737

随着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逐渐被人们所了解,这种精神疾病名称成为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的词汇,近几年常有人称因为某事自己PTSD了,比如“上班上到PTSD”。上班真的会导致应激吗?真正的PTSD患者表现是怎样的?如何判断自己或身边的人是否患上这个病?确诊后我们又能做点什么?能说出

2023年05月3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3年05月30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二!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830

2023年05月30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二!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超声波让动物陷入“可控长眠”2、人造肌肉纤维可用作细胞支架3、构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方式4、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5、“小份菜”引领节约新风尚(说道)6、未来三天华南江南有高温天气7、国家卫健委20条举措改善患者就医感受8、提供多元服务培育专业人才9、积极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⑤)10、国

你的走路姿势可能一直都错了 难看还伤腿

1500

你的走路姿势,可能一直都错了!难看还伤腿!正确方式是……走路,我们绝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必做的一件事,但你知道吗,你的走路姿势,可能一直都是错的!走路虽然看似简单,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实很多,掌握正确的步态和姿势可以减少受伤风险,改善身体形态,还能通过走路健身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01正确的走路姿势我们

超声波让动物陷入“可控长眠”

1726

《自然·代谢》5月2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定向头部的超声脉冲可诱导在小鼠和大鼠中出现可逆的冬眠样状态。这一非侵入性方法暂时激活了脑中的神经细胞,导致降低体温、减缓代谢,或可应用在未来医疗或长距离宇宙飞行中。蛰眠是一种类似冬眠的生理状态,在此状态下哺乳动物会抑制代谢,降低体温,并减缓其他生理过

人造肌肉纤维可用作细胞支架

332

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并测试了一系列可以改变形状并像肌肉一样产生力量的纺织纤维。在新一期《执行器》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这种材料对人造肌肉力量和收缩长度的影响。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为不同的应用量身定做纤维。在发表于《仿生学》上的另一项概念验证研

构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方式

1564

5月26日,2023中关村论坛“全球大流行病的应对和国际合作”平行论坛举行,7位重量级嘉宾进行主题演讲,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带来的启示。新冠疫情暴发,是对公共卫生系统的一次重大考验,它让全球深刻认识到病毒不分国界,没有人能够在疫情防控面前独善其身。与会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承担、共同

农村消费不断扩容升级

1853

“五一”期间,在外务工多年的韩茗萱回到老家厦门市海沧区渐美村。久违的团圆少不了一家人热热闹闹聚餐。刚回村里,韩茗萱就与妹妹相约一同前往农贸市场采购食材。 来到渐美村的农贸市场,韩茗萱惊讶地发现,记忆中远远就能闻见腥味的铁皮房化身为两层洋气小楼,原本只有两三个摊位的农贸市场现在精细划分为肉类区、蔬菜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