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是什么让万物复苏?

惊蛰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今年的惊蛰是3月5日。

古人认为,惊蛰时节,春雷乍响,使得蛰虫惊醒。但“蛰虫”不单指昆虫,而是包含世间万物。

惊蛰时节,大地迅速回温,冷暖空气碰撞形成强对流天气,容易成雷。不过,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各地初雷的时间早晚不一。江南、华南大部以及西南地区南部,2月可闻初雷;华北大部、西北东部的初雷,大多在4月发生。符合惊蛰响初雷的地方集中在江淮、江汉地区和四川大部。

惊蛰时节,是什么让万物复苏?是阵阵春雷吗?实际上,气温回升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惊蛰前后,天气回暖、大地解冻、雨水增多,为万物复苏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对植物来说,惊蛰意味着“春化阶段”结束。在生态学上,“春化”是指一些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生长阶段进入生殖阶段。例如,北方冬小麦在基因调节下,会在冬季抑制开花、停止生长。倘若没有“春化”,其会继续生长,“夭折”于低温。因此,等到惊蛰后,经过“春化”的冬小麦才会开始快速生长。

对动物来讲,惊蛰意味着结束冬眠和蛰伏。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选择减少活动,进入冬眠,降低能量消耗。比如旱獭,它们会在地下洞穴中过冬,依靠储存的脂肪度过漫长的冬眠期。随着温度回升,它们会结束冬眠,走出洞穴。中高纬度的昆虫在冬季往往进入“滞育”阶段,降低新陈代谢,减缓生长。随着惊蛰的到来,这些蛰伏的昆虫纷纷恢复昔日的活跃,开始新的生命历程。

对人类而言,惊蛰是春耕的开始。惊蛰期间,我国开始进入春耕时节,尤其是南方,将忙于播种水稻。春耕具有季节性强、时间窗口期短等特点。据统计,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

漫长的演化历程,让生物选择了在惊蛰前后苏醒,并形成了稳定的节律。不过,动植物恢复活动的时间还要根据其生境状况而定,惊蛰的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

从动植物和生态的角度看,惊蛰是动植物生命历程的重要节点,是物候上的临界点。自惊蛰始,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大地涌起勃勃生机,万物迎来欣欣向荣。

(作者为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学者,本报记者王锦涛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9日 17 版)

上一篇:郑州构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
下一篇:让更多老年人乐享运动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长期照护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哪些人可以申报?国家医保局解答

1620

人民网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乔业琼)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共同制定了健康照护师(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并颁布施行。长期照护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哪些人可以申报?围绕相关问题,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人进行了解答。问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新增了长期

多巴胺和血清素影响大脑决策机制揭示

309

科技日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张佳欣)是什么影响了人类的社会决策?在26日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领导的国际团队揭示了一种前所未知的神经化学机制:多巴胺和5-羟色胺在影响人类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4名接受脑深部刺激手术的帕金森病患者被要求玩一场“要么

多项政策促进罕见病药物研发

826

随着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建立,罕见病的诊疗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罕见病相关政策,鼓励罕见病药物的引进、研发和生产,并加快罕见病药物的注册审评审批,罕见病药物在国内的上市数量逐年提升。根据《2024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报告》,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165种罕见病药物上市,涉及

全国托育机构近10万个

1053

  据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李恒、董瑞丰)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副司长杨金瑞28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方面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目前,全国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近10万个,托位约480万个。  实施托育建设重大专项,支持48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公

郑州构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

452

  探索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加快养老产业人才培养……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通过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荤素搭配,价格实惠。在金水区未来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一楼

如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1994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2023年,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至去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13.79亿人,覆盖97.7%的人口,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同比增加

全国建设医联体1.8万余个

1935

  本报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白剑峰)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展成效。目前,我国已建设医联体1.8万余个,双向转诊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说,我国紧紧围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制度框架,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以常见病、

2024年02月2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2024年02月29日每日养生小知识健康简报,星期四!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

1155

2024年02月29日健康养生简报,星期四!在这里,生活原来可以更健康!健康新闻1、国家医保局曝光26家失信医药企业2、辽宁实施“五大行动”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3、青海造血干细胞捐献累积库容量达2.9万人份4、开学季谨防这4种传染病5、三维打印让义眼更逼真更自然6、血检可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7、胰高血糖素或为肾脏健康关键8、厦门推“院内直办”便利台胞看病费用报销9、消费新动能经济新活力10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