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记者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于红刚教授团队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内镜检查,可将胃肿瘤漏检率降低近八成。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发表。
胃癌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东亚尤其常见。全球大多数地区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20%,而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高达90%,因而早期诊断对于胃癌患者尤为重要。
内镜检查是检测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推荐策略。然而检测胃部肿瘤的关键工具——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高,再加上不同内镜医生的技术水准差异,临床上早期胃癌的漏诊率可达20%—40%。
此前,于红刚带领团队研发的一款AI监测系统——内镜精灵(ENDOANGEL),带有胃早癌检测模块,经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初步评估,有助于改善消化道内镜检查质量。
而后于红刚团队不断调整、改进模型,以便更好地识别胃肿瘤,并将升级后的系统更名为内镜精灵—病变检测(ENDOANGEL-LD)。
比较漏诊胃肿瘤的特征,研究团队还发现,AI辅助检查对胃窦或幽门肿瘤漏检率显著更低,更不容易漏检尺寸小于等于10毫米的胃部肿瘤。
基于这些发现,论文指出,内镜精灵能够在不增加检查时长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胃肿瘤的漏检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并有望提高胃肿瘤的检出率。目前,课题组正在启动一项覆盖全国各地区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评价该系统提高胃肿瘤检出率乃至早癌检出率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探索和验证AI在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