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开始,按照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校园和幼儿园应“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然而,4月1日之后,记者连续走访多家校园发现,盐焗食品、膨化食品、方便面等含盐、含脂肪、含糖较高的食品,在校学生很容易就能买到。记者在中山市某中学内的一家超市,就看到多位学生在选购上述食品。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得到了营养学界的认可。记者昨天联系了中国营养学会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该学会把有关“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的条文列为“营养支持环境方面”的举措,专门发表评述:儿童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营养必须从小开始,此项制度的实施将是我国学校儿童营养健康的有力保障。
家长:学生不去食堂吃饭整天吃泡面
黄女士的儿子在一家公立学校读初二,校园内有两家超市,孩子经常去消费,“学校不允许家长随便进,孩子在校的消费明细,不会显示具体买了什么商品,所以我们家长对于孩子购买所谓的垃圾食品或者三高食品,是完全没办法监管的,只能唠叨几句。”
由于小学放学较早,有的学生被家长直接接走,有的被各种校外培训机构托管,独自买零食的现象相对较少,初中学生买零食的现象最为突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在读初中,学校超市里的泡面最受欢迎,有些学生不去食堂吃饭,整天吃泡面,时间久了身上脸上起了很多痘痘。“孩子住校,家长没法监督,若是学校再不加以引导,孩子的饮食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对健康不利。”这位家长十分担忧。
不过也有学生认为学校超市的存在很有必要,“每天上课注意力要百分百集中,下课写作业,还有课间操、体训什么的,能量消耗大,三餐肯定不够。”张同学是某中学初三级学生,她告诉记者,由于学习任务重,几乎每天没到午饭时就会肚子饿,超市里的零食成了学生们补充能量的首选,“肚子饿更会影响学习质量,而且食堂里的饭菜也不是每顿都爱吃,适当吃些零食补充一下也是没办法的。”张同学告诉记者。
老师:膨化食品往往是学生的最爱
“对于自控力好的学生来说,设不设小卖部对他们影响不大,但大多数未成年人自控力都不太行,每天盯着超市里有什么好吃的,不但影响孩子正常的三餐,不利于健康,还容易导致一些意外情况。”采访中,一位高中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超市往往会有学生聚集,学生中间难免有攀比情节,如果因买东西而借钱等,也可能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纠纷。除此之外,未成年人对于食品缺乏必要的鉴别力,口感好的膨化食品往往是他们的最爱。
另一位高中老师则表示,对于校内超市,他的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校内设置超市,能实现学校的全封闭式管理,“如果学生需要出校门购买生活必需品,校外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都可能存在隐患,相对而言,校内统一管理安全性更高。”另一方面,确实也有少量学生三餐不好好吃,天天泡在超市靠零食充饥,影响了身体健康。对这种情况,他在日常课堂上曾多次教育引导。
营养学会:尚无“三高”食品权威标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营养学会在学生营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譬如,开展了食物教育工作,并从2016年开展营养师考试和注册,去年起开展“全国基层营养保障能力提升工程”,这些行动有利于为学生膳食营养工作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营养服务。
记者试图通过中国营养学会寻找专家准确描述何为“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但得到的答复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记者了解到,该学会即将发布包装食品的高盐、高糖及高脂相关标准。
专业人士:执法无据目前仅能靠自觉
“我们查过相关法律,即便发现中小学校园内的超市、小卖部在卖大家心中认为的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查处,原因是法律上没有依据。”一位从事食品安全执法多年的专业人士表示,三部委的规定中关于“三高”食品的部分,目前来说只能靠学校教育学生自觉抵制,靠超市和小卖部自觉不卖,执法部门是不能出手的。
据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中山加强了对学校超市(小卖部)管理,出台了《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直属学校校园超市(小卖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五毛食品”等不健康低营养食品发出售卖禁令。各镇区、各学校在与超市(小卖部)签订合同时,必须把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作为重要内容,做到违约必罚。
中山市某中学负责人则建议,对于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的规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明细具体的判断标准,方便参考执行。(记者张翔宇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