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DNA技术被广泛利用,成为警方破案寻找证据的主要来源。提取有效物证,通过技术手段让其“指认”出嫌疑人,办案效率大大增加,也让偶发的“瓶颈”案件侦破得到突破。在海淀分局,成立于2012年的DNA实验室至今已帮助警方指认出1700名嫌疑人。
5月18日,海淀分局DNA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间内作业。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揭秘全市公安分局首家DNA实验室,每天约检测300多个生物样本
新京报讯(记者李禹潼)互不相识的二人因琐事发生口角,一人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另一人刺死后逃跑。约1年前,这样的惨案发生在海淀一小河边的路旁。
案发前,凶手和被害人的生活无任何交集,案发地周围环境错综复杂,勘查民警几乎把现场及周边翻了个“底儿掉”,所有可疑物证被送至分局DNA实验室。
48小时后,嫌疑人到案,对杀人罪行供认不讳。
现场痕迹“指认”嫌疑人
“在现场提取到的一个毫不起眼的物品上,嫌疑人留下了痕迹物证,靠着它,我们抓到了他。”近日,海淀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技术队队长陈国震介绍,只要是人到过的地方,大都会以各种形式留下“痕迹”,有些留痕处人们能想到,有些无法想象。
他介绍,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DNA技术被广泛利用,成为警方破案寻找证据的主要来源。
提取有效物证,通过技术手段让其“指认”出嫌疑人,办案效率大大增加,也让偶发的“瓶颈”案件侦破得到突破。在海淀分局,成立于2012年的DNA实验室至今已帮助警方指认出1700名嫌疑人。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DNA技术被广泛利用,成为警方破案寻找证据的主要来源。提取有效物证,通过技术手段让其“指认”出嫌疑人,办案效率大大增加,也让偶发的“瓶颈”案件侦破得到突破。在海淀分局,成立于2012年的DNA实验室至今已帮助警方指认出1700名嫌疑人。
5年受理生物物证8万余份
作为全市分局首家DNA实验室,海淀分局DNA实验室主要承担海淀区所有案、事件的DNA检验工作,实验室目前共有8名科研人员。
为更好地服务侦查工作,实验室成立后通过办培训班、信息采集室培训、日常工作指导等方式,培训基层民警应用DNA技术意识和提取生物物证能力。
海淀分局DNA实验室负责人尚雷鹏介绍,5年来,实验室共受理各类检验现场生物物证8万余份,采集前科人员及重点人员血样30余万份。通过DNA技术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1700余人,另有260余串740起案件已经获得DNA有效分型,是未来打击犯罪的直接证据。
尚雷鹏说,目前,实验室正加强DNA数据库建设,以推进案件现场信息库和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建设,未来将从目前的单一应用向关联应用、深度挖掘转变。
■ 探访
物证“受审”需过五道关
近日,记者探访位于海淀分局刑侦支队的DNA实验室,科研人员的工作区域安静、整洁,为保受检证物和检测过程不被污染,科研人员进入实验室需身穿白大褂、口罩、一次性帽子和鞋套。
狭长的通道将实验室分为受理区、提取区、试剂准备区、扩增区和上样分离区五个分离区,透过透明玻璃,科研人员正在操作设备对证物进行检测。
海淀分局DNA实验室负责人尚雷鹏介绍,按照流程,证物进入受理区后,科研人员先按照相关准则填表,再将DNA从检材上转移到实验管后送入内部区域具体操作检测。
尚雷鹏说,为保证检测环境的洁净,每个分离区内均为正压,空气只能流出不会流入,科研人员进入各分离区前,在穿戴防护设备基础上还要更换该区的防护衣物。“我们每天约检测300多个生物样本,从案发现场提取到检材都是提取DNA的对象。”他说。
据介绍,DNA提出后,科研人员会将之与国家DNA库进行比对,确定DNA的主人。尚雷鹏介绍,目前国家库有5000万条DNA样本作为基础比对数据。嫌疑人到案后,警方还会进行进一步比对以确保身份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