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乙类乙管”一揽子实施方案

1月6日,北京举行第433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通报,为高效统筹北京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首都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及监测预警、重点人群社区健康服务、农村地区防控、学校防控、养老机构防控等5个配套专项工作方案。

此次,北京市细化了30条工作措施,为1月8日实施“乙类乙管”后,作出了具体安排。

根据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预警工作方案,北京将广泛建立市民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监测、社区感染水平监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监测、新冠病毒病原学监测以及学生症状监测、人口流动监测、污水监测等多渠道多源的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实时监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展态势和波及程度,综合考虑疫情流行强度、严重程度、医疗资源占用等因素,及时评估风险并动态实施分级分类的疫情防控措施。根据疫情风险评估和预警分级情况,结合首都疫情防控实际需要,以区为单位,划定为非流行、流行和流行严重三个等级,分级分类实施社会面疫情防控响应措施。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北京将根据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调整优化校园检测策略,学校、幼儿园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师生员工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无须提供核酸证明。非疫情流行时,校外人员进校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疫情流行或严重时,学校可查验校外人员核酸证明。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方式,非疫情流行时,学校、幼儿园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疫情流行时,高校校园内可实施分区管理;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根据疫情风险,涉疫中小学或幼儿园短期内可采取线上教学或临时关停。疫情流行严重时,控制大型活动及聚集性活动,严格高校校园管理。疫情解除后,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李奕明确,北京全市中小学将根据校历在2月13日正常开学。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郭汉桥介绍,北京市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将重点抓好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动态响应、日常防控管理与服务保障。由北京各区负责动态调整养老机构防控措施,非疫情流行时,在加强进出人员健康监测基础上实行开放管理;疫情流行时,原则上实施封闭管理,并可根据工作实际在加强进出人员健康监测基础上有序开放管理。疫情流行严重时,相关区经报批后可对辖区养老机构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养老机构应建立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第一时间报告阳性感染情况;疫情流行严重时,执行每日“零报告”制度。防范养老机构疫情输入风险方面,入院人员必须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现场抗原检测阴性结果。外来物资物品实现无接触交接。对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和定期抗原或核酸检测。

北京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市农村防控办副主任康森介绍,北京市将要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20%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逐村建立就医救治服务群,确保规划设置内的村卫生室“应开尽开”,医疗保险定点“应定尽定”,基础运行保障“应保尽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区(诊室)“应设尽设”,为发热患者提供接诊和开药服务。

北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副组长王大广介绍,北京将把街乡镇作为统筹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健全区级牵头抓总、街乡镇统筹协调、专业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做实做细重点人群基础信息台账;积极开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早期干预,最大限度降低重症风险;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医疗保障,确保相关人员及时得到救治;全面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确保“应接尽接”。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北京市发热门诊和诊室总数达1263家,其中二级及以上医院30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60家。发热门诊接诊量从2022年12月15日最高峰7.3万人次,逐渐回落到2023年1月4日1.2万人次。北京市将继续确保发热门诊应开尽开,依托医联体建设网格化三级救治体系,推进分级诊疗。组建56个新冠网格化救治体系,在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吸氧服务,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配备指氧夹4.5万个。(董城)

上一篇:优化临床分型调整诊断标准
下一篇:轻断食有学问

易网健康养生网,致力于都市养生知识的普及,推进养生理念的更新。易网养生网提供专业、完善的养生信息服务,涵盖中医养生、食疗养生、养生保健、心理养生、养生小常识、女人养生、房事养生、经络养生,爱眼护眼、养生小知识和顺时养生等。作为养生第一门户,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关推荐

四部门:对住院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政策全额保障住院费用

四部门:对住院新冠患者延续“乙类甲管”政策全额保障住院费用

1448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记者杨迪)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1月7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对住院的新冠患

优化临床分型调整诊断标准

183

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新版诊疗方案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判定“疑似病例”,进一步优化“临床分型”、完善治疗方法并调整了“出院标准”。据了解,随着诊断手段的日益丰富和诊断效率的不断提高,目前新冠病

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发布

1720

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6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2022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逐渐成为绝对优势流行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但致病力明显减弱。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切实提高规范化

北京发热门诊接诊量逐渐回落

1885

  本报北京1月6日电 (记者朱竞若、潘俊强)当前,北京市疫情呈现趋稳态势,发热门诊接诊量从去年12月15日最高峰7.3万人次,逐渐回落到1月4日1.2万人次。首都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今天发布《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总方案》及监测预警、重点人群社区健康服务、农村地区防

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的第一线

1575

岁末年初,为确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需求得到满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不畏艰辛、勇毅坚守,保持坚忍不拔、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始终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的第一线。  应收尽收 应治尽治浙大二院党委书记、心血管病专家王建安表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承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价值观,我们

新冠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发布增加抗原检测阳性为诊断标准

1179

人民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切实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根据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特点和感染者疾病特征,组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按摩减肥的方法是什么?教你2分钟按摩脚部轻松减肥

按摩减肥的方法是什么?教你2分钟按摩脚部轻松减肥

973

不锻炼不节食减肥的最好方法是中医穴位按摩。中医穴位按摩减肥方法只要你找到正确的按摩穴位,正确的按摩方法,你就可以很容易地燃烧脂肪哦!按摩脚2分钟,轻松减肥敲击脚底晚上睡觉前用拳头敲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疲劳,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内脏排毒,加速脂肪燃烧。脚底按摩闭上双脚,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环顺畅。当脚步温

运动减肥的方法是什么?爬楼梯和跳绳哪个减肥效果好?

运动减肥的方法是什么?爬楼梯和跳绳哪个减肥效果好?

226

每天提前20分钟上班,快速爬上12楼,下楼休息一下。这样,第一次爬楼梯的人可以酌情安排爬楼梯的次数,坚持下去,一月份至少可以减掉十斤。当然,下班后可以步行回家,晚餐用水果和蔬菜代替,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升是两步一步,可以有效拉伸臀部和大腿后部的肌肉;下降是一步一步,这是为了安全。上下100分钟左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养生

这18种病根本不用治

169

现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识也强,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喜欢去医院做个检查, 然后开一些药。但是,有很多病听起来很吓人,其实都是不用治疗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钱!饭后烧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养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袭来,不少人感觉身体干燥。那么怎么对付秋燥?12样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肾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日常养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国人夸其“植物伟哥”

274

秋葵,在我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南方地区有种植,是锦葵科秋葵属植物,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调经等功效,主治咽喉肿痛,小便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日常养生

长寿到底和什么有关?应该如何去养生?

130

平时要养生、不是老了再养生许多人认为养生是老人的事,年轻时无须养生。其实,养生要从娃娃抓起,正如机器要从新时保养。一旦零件有损,养生为时已晚,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没病多检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养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养身体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组织和器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也会出现一些“垃圾”,如果它们不能被及时“清理”,就会造成血液不清洁,变得黏稠,流通不顺畅,从而影响健康。这时,不妨通过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