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陈聪、林苗苗)年过八旬的郭老太近日因罹患癌症住进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检查后发现胰头癌已至晚期,且由于胆汁滞留在胆管内部导致梗阻性黄疸、生化指标不合格,不耐受放化疗。在此情况下,医院通过多学科诊疗,在进行胆道支架植入术后,经过一系列综合诊疗措施,患者病情目前已在有效恢复中。
据了解,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全国多地医疗机构引入多学科诊疗模式,通过多学科专家合作,对癌症等重症患者病情进行具体分析,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介入科主任于友涛对记者说,医院在对郭老太这一病例的诊治过程中进行了多学科诊疗,消化内科、外科、影像科、放疗科、肿瘤科、介入科等多个科室合作,力争给予患者相对更为合理、更加经济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少走弯路、减少治疗花费。
于友涛说,多学科诊疗的理念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还能让参与诊疗的专家组成员整体治疗水平和对疾病的认知得到提高。
国家卫健委于2018年8月发布《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旨在通过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发挥试点医院的带动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国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徐兵河说,我们现在提倡肿瘤的跨学科诊疗,因为肿瘤病人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多以及治疗时间和生存期的延长,出现的合并症增多了,比如很多乳腺癌病人过去生存期不足5年,现在可达10年甚至20年。另外,肿瘤患者中,中老年人比例较大,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也对肿瘤的跨学科诊疗提出要求。
徐兵河指出,在肿瘤的规范化诊疗过程中,不仅需要肿瘤专科医生的诊治,还需要心血管医生、精神科医生、妇科医生等的跨学科治疗,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