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团队蓝景智能(成都蓝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的在上海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张国桢主任、李铭博士;蓝景智能董事长刘勇刚、蓝景智能创始人兼CEO胡林、蓝景智能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劲松及双方团队出席了此次签约仪式,双方将从“医疗影像AI实验室”为切入点,开展基于医疗影像的肺结节及其他胸肺疾病智能识别的联合研发。
图1.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居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迅速增长并逐渐呈现多样化特点,近年来,伴随着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与医疗行业的结合越来越深入。正如蓝景智能董事长刘勇刚先生在致辞中所说,2017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政策红利到技术创新红利,AI+医疗诚然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图2.蓝景智能董事长刘勇刚先生致辞
据了解,蓝景智能作为国内领先的技术驱动型人工智能企业,旨在以落地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驱动医疗产业智慧化发展的力量。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后起之秀,经过近年来的默默耕耘,蓝景智能吸引了包括阿里、国防科大等技术专家顾问,并共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经过长期的积累,以深度学习技术为引擎,自建十亿级分布式计算机存储平台、大规模GPU计算集群和高性能计算平台。据蓝景智能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劲松介绍,蓝景智能已经在医疗领域进行了长期的海量医疗影像数据深度挖掘,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和独创的算法模型,打造了超级医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助力医生对肺结节、心律失常等疾病进行精准、及时、高效的分析和诊断。
而“华东医院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是以张国桢教授领衔的全国知名肺部微小结节诊疗团队,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威望。张国桢教授团队对肺内孤立型结节病灶和肺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丰富的经验及精深的研究,张教授提倡的抓“小、早、准、好”四字原则对早期肺癌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以张教授命名的“华东医院张国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已成功突破医学界“1厘米作为肺癌手术下限”的常规标准概念,切除肺癌最小病灶仅4毫米,改变了医学界过去将10毫米作为肺癌手术下限的固有认知。
此次战略合作,正式开启了双方深度合作的大门,结合张教授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专业背景,蓝景智能将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完善算法模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打造真正有利于当前医患需求的人工智能产品。
此次签约仪式中,张国桢教授谈及肺部微小结节的早期筛查的临床案例让人动容,从地方政府领导到普通的农民百姓,张教授经手的无数案例让我们看见零期肺癌筛查对于拯救病患生命的重要意义,同时,零期筛查也降低了许多患者因为误诊漏诊造成的高危险性和高昂的治疗费用。而人工智能技术在肺部结节医疗影像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帮助医生更快、更高效地筛查早期肺部癌症,解放医生宝贵的时间,进而服务于更多的病患,造福于民生。
图3.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肺部微小结节诊疗中心主任张国桢教授讲话
华东医院李铭博士在签约仪式中对蓝景智能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表示了高度认可,医疗事业是国计民生之本,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的结合也处在初期阶段,只有在每一个细节潜心深耕,才能实实在在的应用于现实场景中,服务于民众。李铭博士表示,希望双方能够基于各自优势,建立扎实的合作基础,以脚踏实地的心态共同走向AI+医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