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亚亚正在为灾区的婴儿哺乳。(原图刊登于2008年5月22日发行的西安日报)
西部网讯(记者 秦怡)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08个国际护士节,是汶川地震11周年,恰巧也是母亲节。在西京医院,有这么一群人,她们既是常年奔波于临床一线的护士,也是家中孩子的妈妈,在护士岗位默默奉献了22年的殷亚亚就是其中一位。更加巧合的是,她在汶川地震后的医疗救援工作中,还有一段十分特殊的“护士奶妈”的经历。
时间回到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许多灾区重伤人员被送到西京医院进行救治。在神经外科三病区的病房里,一名来自北川的7个月大的男婴因为吃惯了母乳,在母亲停止分泌乳汁后已经一整天都拒绝进食了,这可让孩子的家人和病房的医生护士们急坏了。
孩子刚出生4个月、还在哺乳期的护士殷亚亚听说后,放下怀中正在吃奶的女儿小芳凝,立刻赶往病房给这名素不相识的男婴喂奶。“孩子已经饿了一整天了,要赶紧喂,这事我包了。”这感人一幕被当时在场的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来,成为了汶川地震后陕西抗震救灾过程中,一个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温暖瞬间。
2019年春节,殷亚亚和丈夫带着女儿芳凝前往汶川。图为殷亚亚一家三口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的合影。
而对于殷亚亚,和像她一样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们来说,她们工作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镜头之外的。一年365天,上六休一,手机铃声一响10分钟内必须赶到医院;每天接待近200名患者,在许多常人不忍目睹的情况下为患者清理血污、伤口,做接诊准备;急诊病人家属在情绪激动下往往不理解护士的工作,但她们仍要以专业的态度按照规章流程,以准确的方法处置病人;高频次地直面人世间最令人畏惧的生、老、病、死……这些镜头之外的苦、累、脏、委屈,让很多女孩无法承受。也因此,护士岗位的流动性非常大,而殷亚亚一干就是22年。
“在西京医院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太多病人的不易,也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能够给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我觉得工作就应该认真把它做好,并没有太多别的想法。”殷亚亚说。
2000年,刚工作两年的殷亚亚在一场手术后休息的间隙,同事为她拍了一张珍贵的工作照。
这个从渭南农村走出的姑娘,身上的认真、勇敢、坚韧、负责任的品质,以及雷厉风行、独当一面的做事风格,让身边的同事朋友们都敬佩不已。在大家的印象中,殷亚亚在工作和生活里都是个打不倒的“女汉子”。但对殷亚亚来说,如果说她可以为工作中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认真为病人负责的自己打100分的话,在生活中,面对转眼已经11岁的女儿,她却只能给自己一个“不及格”。
“前几天是世界微笑日,晚上回到家见到女儿,她说她希望妈妈今天可以向她笑一下。”听到女儿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愿望,殷亚亚才反思原来自己下班后回到家,仍然无法及时脱离工作时的紧张状态,作为一名母亲,这些年她对女儿的成长和感受忽视得太多太多。
爸爸既当爸也当"妈",女儿的成长中更多的是爸爸的陪伴。
就像11年前听说病房中有婴儿需要喂奶,她便扔下嗷嗷待哺的女儿奔向病房一样,在工作和女儿之间,女儿似乎从小都是“第二选项”:女儿在襁褓中要喝奶,妈妈要匀出奶水去喂病房里的婴儿;女儿上学了要开家长会,妈妈值班太忙走不开;女儿想和爸爸妈妈出去旅行,妈妈很少有那么久的假期,甚至女儿想和妈妈去离家不远的兴庆公园玩儿,她都因临时工作安排不开爽约了数次,至今依然没有向女儿兑现承诺……
“女儿以前总说我个是个骗子,答应她的事情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实现。我希望以后能抽空和她爸爸带她出去旅游一次,她一定会很开心。”说起女儿,殷亚亚充满愧疚。但是她身边的同事几乎都是如此,西京医院各科室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病人,每个医生和护士一到岗位上,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他们深知,每个来医院求诊的患者背后,都是一整个家庭的希望。他们只能肩负起这份希望,拼命和时间、和生命赛跑……
好在女儿虽然还在上五年级,但已经慢慢长大懂事了,这让殷亚亚十分欣慰。“女儿现在很懂事,工作了一天后,回到家女儿能体谅妈妈的辛苦和疲劳,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在西京医院乃至全国的所有医院,还有许许多多像殷亚亚一样的护士。他们常年奔劳在临床一线,高强度做着常人避之不及的工作。然而在生活中,她们也是妈妈,是妻子,是女儿。“我希望自己能有空多陪伴女儿陪伴家人,希望大家对我们的职业多一份理解,希望自己勿忘初心。”殷亚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