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北京协和医院建院100周年大会上的大合唱。
资料图片
楼道里,不时传出新生儿啼哭。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轻声哄着孩子入睡。在遍是粉色宣传画的走廊里,医生护士们说话也轻声细语。
这里是协和医院妇产科的产科中心,无数婴孩在这里诞生,然后逐渐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在妇产科的其他科室,普通妇科中心、妇科肿瘤中心、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等则成为了无数女性患者的福音。
1921年,协和医院成立时就有了妇产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协和妇产科也走过了百年风云。这是辉煌的百年,自从复旦大学推出中国医院及专科声誉排行榜以来,协和妇产科已经连续11年位列妇产科全国第一。本报走访协和妇产科老中青三代医生,寻找百年风云背后的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站在林巧稚大夫的旗帜下
“如果你想寻找她的纪念碑,就请看看你的周围。”协和妇产科原主任郎景和院士,喜欢引用这句现代诗来描述林巧稚大夫对协和妇产科的影响。
林巧稚,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一生未婚,但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很多年轻的父母感念她的帮助,给孩子起名“念林”“敬林”“仰林”“依林”……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那年,林巧稚即考入该校,直至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妇产科大夫。继马士敦、麦克凯尔威、惠狄克之后,她于1941年成为协和首位中国女主任。从此,她在协和妇产科工作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在协和,林巧稚精心设计了妇产科。即便在困难的年代,林巧稚也坚持把很多医生派出去学习,就此打下了人才基础。她开辟了妇产科学之下的亚专业,前前后后包括产科、产科遗传、绒癌、普通妇科及其他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计划生育、妇产科病理、妇产科门诊等。得益于她高屋建瓴的设计,这些亚专业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不但根植协和,还走向全国,为中国妇产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郎景和感慨:“现在协和妇产科的结构和模式,基本如此。这正是巨擘庇护,大树遮荫!”
林巧稚自称“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工作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她的办公室非常小,但位置特别,对面就是产房,这样可以确保隐约看见里面的活动,更能清晰地听到声音。一旦产妇有“特别”的呻吟、呼喊,林巧稚立刻能赶过去。而下班回家后,林巧稚的电话也是妇产科的24小时热线,不管多晚,始终等待召唤。
如今已96岁高龄的连利娟大夫,在1950年来到北京协和医院,跟着林巧稚大夫工作了33年,曾任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共15年。她还清晰记得,林大夫每天早上8点钟必须要进病房转一圈,全面了解情况。至今,连利娟认为自己是“在林大夫潜移默化熏陶之下出来的人”。像林巧稚大夫一样,她一直工作到80多岁。
在协和妇产科办公室,挂着老一辈医生们的画像。前辈们的风范,一直影响着今天的医生们。
“注重实践,不脱离临床,医生要永远走到床边去,对病人做面对面的工作。”林巧稚这几句话,精炼概括了她的学术思想和人文理念,至今,仍被协和妇产科用来培养青年医生。
每年12月,协和妇产科都会召开会议,纪念林巧稚诞辰,并举行青年医师论文报告会。
一个没有“接生婆”的产房
无数生命在这里出生
一张1930年的出生证,在很多人朋友圈刷屏。
出生证上写着“袁小孩”,上面还有他出生时的脚印照,医生一栏写着“Lin Qiaozhi”,即林巧稚大夫的拼音名。当年的“袁小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袁隆平院士,就是由林巧稚接生的。
《袁隆平口述自传》里曾这样记录:“我家虽然祖籍是在江西,我自己却是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因为生在北平,便取名‘隆平’……根据协和医院的记载荣幸得知,我是由林巧稚大夫参与接生的……她1929年6月毕业于协和医学院,7月成为协和医院妇产科的第一位女大夫。我很感谢林大夫,感谢协和医院。”
这是在协和医院产科出生的无数婴孩之一。当他们降临到这世界时,还不是后来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也不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中坚力量,只是一个又一个小孩,得到了协和妇产科医生无微不至的照顾。
协和产科中心主任刘俊涛,1987年来到协和妇产科学习,1996年起在产科工作,迄今已25年,从“科里唯一的年轻人”变成了科里年龄最大的大夫。这25年时间里,他见证了伴随改革开放进程,中国人生育方式的不断变化。而协和产科,则从百年前起,就为中国人科学、健康生育而努力。
刘俊涛在档案中找到一张上世纪20年代的照片,当年协和医院就开办了孕妇学校,教孕妇如何做产检,进行孕期处理。这是协和产科延续至今的传统,只是内容大大扩充了,如今协和产科的孕妇教育包括线上、线下课程,从营养到运动,对孕妇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教育。
在协和妇产科,有着完善的产前诊断和随诊制度。从确定怀孕起,就会分阶段对母体和胎儿进行筛查。母体筛查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胎儿筛查包括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和诊断以及胎儿结构异常的超声筛查。
在刘俊涛看来,协和产科的临床水平,与整个医院的支持分不开。
“我们是个小产科,总共三十几张床,但我们为什么可以成为产科中心?因为协和医院有着最好的会诊制度,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都有强大的实力,这使得我们综合能力很强,在保障产妇和婴儿安全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刘俊涛说。
跟很多医院不同,直到如今,协和产科都没有助产士,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接生婆”。刘俊涛解释,这是因为当年林巧稚大夫强调“不接生100个孩子就不是合格的妇产科医生”,这句话影响至今,每一个婴儿都必须由医生接产。
“给病人的第一个处方就是关爱”
为万千女性解除病痛
相比产科孕育生命,妇产科其他科室更多面临的是女性一生中所遭遇的种种病痛。
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向阳,从20岁就来到协和妇产科,至今已36年。他作为医生的主要工作,是在手术台上切除妇科肿瘤,至今已做过上万例手术。
与产科不同,妇科肿瘤中心面对更多的是悲欢离合。向阳说,确实会遇到一些非常痛苦的病人,医生也无能为力。好在,这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病人生存时间越来越长,甚至出现不少治愈的病例。如今医生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技术帮助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帮助女性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
向阳提到一个几年前的病例,一位怀孕的36岁女性检查时发现了恶性肿瘤,妇科肿瘤中心为她设计的方案是,在整个孕期提供保护,把该做的手术先做了,等把孩子生出来后,再做一次手术。就这样,她获得了做妈妈的机会,也获得了活下去的机会。在协和妇产科,这位病人从妇科肿瘤中心去了产科中心,也传为一段佳话。
“拯救母亲”,向阳如是评价。他引用一句医学界名言“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概括出协和妇产科很多医生的心声。“我们不能治好每一个病人,但我们一定会好好地治疗每一个病人。”
1994年,宋鸿钊大夫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宋鸿钊院士、吴葆桢教授、连利娟教授、郎景和院士等一代代努力之下,协和妇科肿瘤医生为中国女性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彭澎看来,帮助病人吃得下饭,睡得着觉,为病人止疼,治愈一部分病人,帮助年轻病人安全生育……这些成就感,对妇科肿瘤医生来说,远远大于失落感。
郎景和说,“我们给病人的第一个处方就是关爱。”这句话,在采访中被多位中青年医生提到。
这是协和妇产科的传统,当年林巧稚在冬天出诊时,一定会把听诊器先捂暖再放在病人身上。一代代传下来的原则,首先是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
彭澎始终记得一件小事。在他还是个住院医师的时候,跟着医生查房,汇报病例时开口一句“XX床患者是XX病”,没有说病人名字。“医生直接打断我说,‘坐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张冷冰冰的床,我们和病人都是平等的’,这一幕让我印象特别深,这是协和的人文底蕴。”
有大树,有小树,有壮观的森林
“不用扬鞭自奋蹄”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是下午3点,戴毓欣刚做完3台手术,还穿着一件绿色的手术服,匆匆赶来。这位年轻的妇科医生,正在产科进行科室轮转,等到轮转完,才能回到自己的科室。这是协和妇产科强制性的轮转制度决定的,每位医生在最终回到自己的岗位前,需要在妇产科的各科室都轮转一遍。
虽说是年轻医生,但戴毓欣从2000年考入协和,至今21年时间,在四个科室都经历过从住院大夫、总住院医师到主治大夫的轮转才完成整个过程,已经成长为一名副主任医师。21年艰苦卓绝的学习和实践,才造就一位优秀的协和妇科医生。
作为协和的医生,戴毓欣感觉医院、科室的光环和名誉,让医生们非常珍惜,但同时为每个人带来了无形的责任感。戴毓欣回顾自己的成长,深感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职业方面的追求、良好的未来规划,很难在这条路上坚持太长时间。对一名协和妇产科医生来说,加班加点做手术,门诊从上午到下午,几乎是家常便饭,肩周炎、颈椎病、胃炎等职业病,更是如影随形。
在“大妇产科”理念之下,从向阳、刘俊涛这一代,到彭澎、戴毓欣这一代,都在妇产科不同亚专业之间学习、轮转过,“都是在妇产科平台上培养出来的”。
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很多优良传统得以传承。
其科室文化,是遇到什么会坐下来一起学习,而不是灌输式教育。工作中一旦遇到疑难病例,大家就会坐在一起分析,分类讨论,互相学习。
如果某位大夫遇上自己拿不准的病例,就可以在专业组提出来。在这里,不分年资深浅、职位高低,都可以参与。事实上,不少病例正是老教授、主任们提出来,认为需要大家出谋划策的。每个月,整个科室会进行月报会,专门拿出时间来就疑难病例进行全科学习,甚至“不避家丑”,把犯过的错拿出来说。
如今已经“独当一面”的彭澎觉得,“这是我们特别好的保障,遇上再困难的病人也不怕。”
形成这种风气的前提,是老一辈的担当。至今,协和妇产科最困难的手术,老专家们会到场,甚至亲自上手。连利娟回忆,曾有一位剖腹产产妇因大出血在一夜里做了三次剖腹手术,当时自己已经退休,但亲自参加了第三次手术,确保病人平安。第二天有人问,“你上去做第三次手术,病人万一死在手术台上是你负责的,你想过没有?”连利娟说,“在协和这样一个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医生不会那么想,特别是在林大夫的培养之下。林大夫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在风险面前总会优先考虑病人利益。”
几乎每位协和妇产科的医生,都能说出一段跟老先生们学习的经历。
向阳记得,老先生们在的时候,最喜欢讲故事。有时在手术台上,一站四五个小时,他们会在手术快完成时,讲一点笑话活跃气氛,让年轻医生们顿觉轻松很多。
让刘俊涛记忆犹新的,是老先生们随手画图的本事。他还记得,在妇科轮转时,老先生们带着出门诊,问完病史之后,会画一个简易图,图中子宫、直肠、盆腔的相对位置、解剖关系,具体模块的大小、质地,都画得清清楚楚,非常精准。这就为之后的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查完房、画完图之后,老先生一定会工工整整写上,“与刘俊涛大夫同查”。
协和的“传帮带”,形成了难得的优良传统。郎景和说,妇产科的建设理论可以形容为“大树、小树和森林”,意思是科室必须有大树,但其下的小树也要不断成长壮大,逐渐形成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
“我们把协和妇产科比作一艘航母,各方面都很齐备,有前辈打下的基础,但‘压力山大’。我们这一代虽然还算年富力强,但年轻一代必须成长起来,在百舸争流的时代,不进则退。”向阳认为,在林巧稚大夫的年代全国都跟着协和学习,但如今大家都齐头并进,其他医院追赶速度很快。
“不用扬鞭自奋蹄”,刘俊涛这样形容同事们,大家都在拼命把工作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