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25报道,科学家们发现心情和饮食之间的联系也许可以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如果两顿饭之间的间隔太长,那种“饥饿成怒”的感觉并不全在我们的脑海里,而是新陈代谢向我们发出来的警示。身体靠脂肪和葡萄糖来运转,而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只含一种糖。饥饿的感觉是一种警报,提醒我们的血糖正在下降。虚弱、头晕和颤抖都是低血糖或低血糖症的症状。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对这一现象的最新研究表明,“饥饿成怒”也是一种症状,牢骚满腹可能表明心情和吃饭时间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其实关于这一现象的最新研究的目的并不旨在研究“饥饿成怒”的症状。它始于加拿大科学家对抑郁症的进一步研究。他们试图从多个角度研究抑郁症,资深研究作者Francesco?Leri博士和他在圭尔夫大学的团队希望确定糖、大脑的奖赏系统和代谢性应激之间的关系。Leri博士和他的团队发现,患有代谢紊乱(如糖尿病)的病人患抑郁症的几率更高。因此,他们反推测:新陈代谢可能与情绪障碍有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给老鼠注射了一种抑制葡萄糖代谢的药物来模拟饥饿。没过多久,老鼠的行为变化就开始了。研究人员发现老鼠在行为上存在两种主要转变:老鼠变得无精打采,行动迟缓,似乎很难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每只老鼠都有两个房间,研究人员让它们习惯在任一房间里接受注射,但研究人员会确保在接受模拟饥饿注射时把它们关在同一个房间中。Leri博士说:“我们发现它们对进行模拟注射的房间表现出明显的厌恶。这说明模拟饥饿注射是一种消极的体验,它们试图远离这种体验。”他坚持认为,由于这些老鼠也在另一间屋子里接受了注射,虽然不是注射葡萄糖抑制剂,但它们表现出来的反应不是对注射感觉的反应,而是对特定注射引起的低血糖症状所产生的反应。
此外,由研究生Thomas?Horman领导的研究小组还测量了饥饿、行动迟缓的老鼠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得出的结果是,饥饿状态下的老鼠体内的应激激素升高了。
Leri博士表示,实验老鼠的行为类似于人类饥饿时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攻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情绪和代谢之间的联系,圭尔夫大学的研究小组决定尝试观察抗抑郁药是否能治疗新陈代谢问题带来的情绪症状。他们给实验老鼠注射了安非他酮(一种用于抑郁治疗和戒烟时常用的药物)。Leri博士表示,“它们对环境的厌恶消失了,应激反应几乎完全消失了。”Leri博士还说:“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正在研究的中枢机制已经不再局限于葡萄糖对肌肉的作用,所以营养对行为和情绪具有一定影响。”
他说,我们所看到的饥饿成怒也许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饮食影响我们的情绪。对于那些饥饿成怒的人来说,这种情绪波动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相当深刻,表明他们正在经历一种真正的生物反应,而且可能存在一些药物疗法方面的解决方案。当然,如果改变饮食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他还补充说,但在临床抑郁症案例中,营养可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