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刻不容缓、抓实抓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对于如何防范、避免消毒带来的健康风险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表示:
第一,应该避免盲目消毒、过度消毒,消毒要有针对性。只有在通过消毒能够切断传播途径的时候才有必要实施消毒。同时,如果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阻断传播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最经济便捷的方法,消毒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第二,应该要确保消毒有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安全性好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消毒剂是否安全与使用方法有比较大的关系。比较常见的季铵盐消毒剂与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比较,季铵盐消毒剂在做擦拭消毒、浸泡消毒的时候,通常安全性比较高,但是要把它去做喷雾、熏蒸、气雾消毒的时候,吸入带来的安全风险就相对较高。
第三,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也不是越高越好,使用的量也不是越多越好。只要能够达到消毒效果就可以了,因为过大的剂量会伴随安全风险。
第四,在使用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消毒的时候,无关人员应该尽量远离这些消毒操作区域,消毒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戴手套、戴口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使用防化过滤器等装置,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另外,对于公共场所的消毒,张流波表示,疫情期间,对商超、宾馆、农贸市场、学校、交通工具、办公楼宇、建筑工地这些地方的消毒,重点是针对这些高频接触的物品表面,比如像门把手、电梯按钮、柜台等。室外景区要做重点消毒的,应该只是涉及公共卫生间、售货亭等人群聚集场所的环境和表面消毒为主。如果有健身器材,也是消毒的重点。在没有明确污染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对室外场所的地面、路面甚至绿化带进行大规模的喷洒消毒,对室外的空气消毒也没有必要。
张流波强调,这些场所的消毒是日常都需要做的,是预防性消毒。而入户消毒只有在家里出现阳性感染者,在阳性感染者转移后,家中无人情况下,由专业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入户开展终末消毒。当然,由于家庭中物品和环境较为复杂,且涉及个人财产问题,入户消毒的难度比其他场所消毒更大,经常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