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抗击疫情,在最短时间内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
此次疫情防控,为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后将加快补齐医疗防治方面的硬件短板,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动员能力。
其中,在加快补齐医疗防治硬件短板方面,要夯实“防”的基础,重点是加大各级疾控机构和相关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投入,完善设备配置,统筹优化检验检测资源区域布局,实现每个省份至少有1个生物安全三级水平的实验室,大幅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治”的能力,重点加强与传染病救治相关的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省市两级设置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优化完善基层医疗救治设施布局,开展关键核心、基础前沿技术攻关,全面提升医疗救治的快速反应和基层处置能力;加强平急转换,重点要借鉴方舱医院建设经验,推广实施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等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补充完善和强化应急处置内容,预留好发展空间。
在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设方面,要加强医疗机构相关救治设备和应急物资配置,充实完善专用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支持和鼓励企业、机关单位和居民参与储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完善应急物资采购制度、健全应急物资征用机制、积极拓展应急物资来源渠道,保障供应安全可靠;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配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信息互联互通,确保一旦有需求能够及时把物资送达。
在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生产动员能力方面,要进一步厘清需求、优化流程、建立机制、优化产能协同保障和区域布局,增强医疗物资和装备的应急转产能力。在应对重大疫情时,储备动用消耗后,能够及时填补物资供应的缺口,与实物储备形成衔接有序、梯次支撑的保障合力。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孟玮说,一方面,优化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抓好各项工作,做好资金保障,下力气抓好落实,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报记者 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