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网在线健康导读:截至8月16日,扬州已经进行了10轮核酸检测。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一年多来,国内首个进行10轮筛查的城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0轮核酸检测背后 扬州发生了啥
"扬州这次几乎把能踩的雷都踩了。老年病例,基本都是早上买菜、下午打麻将、晚上接孙子,没有一个是人员不密集的,想想都后怕。"南京某高校学生胡琦(化名)对澎湃新闻表示。
胡琦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在南京禄口机场检出阳性感染者的第二天,7月21日,他改签了当天早上的高铁赶回扬州老家。没成想,16天后,扬州的确诊病例数反超南京。
扬州疫情的起点是一位64岁的老太毛某宁,她也是在7月21日从南京乘大巴来到扬州姐姐家的。等她因发热就诊、并在7月28日检出核酸阳性时,其足迹已遍布棋牌室、农贸市场、饭店……
"哪怕是我感染了,最多传染我们一家,如果是有工作的,单位也能查到。没想到这次是一个无业的,还瞒报,社区也查不到她。"胡琦正封控在家,他从未想到疫情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2020年初新冠初现时,扬州全市也只确诊了23例。
截至8月16日24时,扬州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555例,比南京的两倍还多,占江苏全省近七成。在棋牌室感染者"爆雷"后,核酸检测点发生超级传播、两家医院工作人员确诊、社区散发病例半月不绝……其间,扬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核酸检测点至少造成58人感染,两家医院工作人员确诊
毛某宁及其姐姐毛某亚于7月28日确诊后,扬州市随即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棋牌室感染者"暴雷".
事实上,另一起聚集性传播正在核酸检测点上演。
7月29日,在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检测点,广陵区湾头镇财政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王某成了超级传播者。澎湃新闻据病例轨迹统计,截至8月11日24时,两周内,在检测点现场被王某传染的密接者达到37人,其中3人为检测点工作人员,34人为参加采样的居民。
王某直至8月1日才确诊,之后,王某的密接感染者开始浮出水面。8月8日,湾头镇联合村由中风险地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发布的《关于对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问责的通报》披露了检测点感染事件详情。
通报显示,7月29日,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在该检测点与王某密切接触的多名人员被感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而扬州不规范的检测点不止联合村一个,在其他检测点,曾有黄码人员排进检测队伍中。
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发布的另一则通报提到,三盛广场核酸检测点现场志愿者较少,等待区"一米线"执行不严格,群众排队较长,一名苏康码为黄码人员排到队列中,在队伍中间查验点才被发现。
此外,通报还提到,石桥党群服务中心核酸检测点登记处设置不合理、外围队伍管理不到位、排队距离较近,造成人群聚集。
检测点工作人员确诊也并非个例。
158号确诊病例的轨迹显示,这位46岁的男性在第一轮核酸检测期间曾在两个检测点工作,分别是宝带新村南门核酸检测点、荷园丽都北广场核酸检测点,工作时间为7月29日-31日,工作期间均全程佩戴口罩。
第二轮核酸检测期间,他又去了第三个检测点工作——宝带新村西门核酸检测点,工作时间为8月1日-2日,其间全程佩戴口罩。
8月3日下午,他去苏北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检出阳性,随后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核酸检测是筛查社区散发病例的重要手段,但因人群聚集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仅以湾头镇联合村王某传播链为例,在7月29日晚核酸检测点感染发生后,截至8月11日24时,2周内,王某在检测点传染的密接者及这些密接的多级密接,共计58人感染,发生了4代传播,这58人占到了当时扬州病例总数的12%.
王某传播链还延伸到了医院。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发生院内感染,3名发热门诊医生确诊。三人病例号为465号、466号、467号,其中后两人为前一人(465号)的密接,三人都曾住在单位宿舍,而465号医生是湾头镇王某的次密接。
病例轨迹显示,8月3日-9日,3名医生都曾在单位上班,其间,至少4人去该院发热门诊就诊数日后,查出新冠阳性。
确诊病例488号、498号、510号、540号都是此种情况,他们均在8月6日-7日间去该院发热门诊就诊,后在8月11日-13日检出新冠阳性。此外,488号还有一位密接者514号病例确诊,两人的轨迹交集即是8月6日晚去过该院发热门诊。
此外,苏北人民医院也有工作人员确诊。
病例轨迹显示,确诊病例345号曾在7月28日-8月5日、8月7日在南通西路98号上班,并于8月8日检出新冠阳性,随后确诊。而南通西路98号正是苏北人民医院院址。
筛查17天,仍有社区散发病例
从7月28日报告病例以来,截至8月16日,扬州连续进行了10轮核酸检测。
大规模检测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找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曾专门撰文道:"从‘找漏’的效果看,社区筛查查出的阳性样本越多,说明全员检测越有用。但如果真是这样了,说明疫情散发的风险很大,会给疫情的走向发出一个危险的信号。"
某种程度上,南京、扬州的大规模检测结果正反映出疫情的两种走向。
如下图所示,从两地疫情发展来看,南京疫情在前期经历了明显的日新增高峰期,之后很快下降至日新增个位数,并逐步实现"零新增";而扬州疫情则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增长期,曾连续14天(8月1日到8月14日)保持20例以上的单日新增速度。
两地核酸检测频次及结果与疫情发展紧密交织。
南京共进行了六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前三轮的规模均在八九百万人,第四轮起收窄至578.9万人,第六轮则不到300万人。
8月11日,在南京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主任医师鲍倡俊解读道,南京市六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只在前三轮共筛查出社会面散发病例14人,第四轮至第六轮检出的阳性均发生在集中或者居家隔离点,没有在社会面检测到散发病例。
据此,南京的大规模检测止于六轮。
同期,8月12日,扬州已进入第七轮核酸筛查。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特别说明,扬州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对象不包括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就是说,筛查出的阳性病例主要是社区散发病例。
据"扬州发布"消息,在扬州此前的六轮检测中,前两轮发现阳性感染者26人,平均每轮13人;第三轮筛查出阳性感染者13人,第四轮未通报具体阳性人数,第五轮筛查出阳性25人,比第三轮近乎翻倍增长;第六轮已检出2例,似乎是个好消息,然而第七轮又筛查出4例。
从7月28日报告病例起,至8月13日第七轮筛查结束,17天过去,扬州仍有社区散发病例。对比而言,南京前三轮检测的起始时间为7月21日至7月31日,10天后,已无散发病例。
社区传播持续,让扬州疫情一直难以见底。
8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赴扬州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社报道提到,当前,扬州市疫情处于集中暴发期,出现社区、家庭广泛传播,底数还不是很清楚,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孙春兰强调,对中高风险社区要严格封闭管理,确保社区人员足不出户,避免交叉感染等。
事实上,扬州的社区管控政策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5次提级。
7月31日起,扬州市主城区(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小区实施封闭管理,所在单元的居民实施集中隔离;封闭区域内居民"足不出户".
8月3日零时起,扬州对主城区除封闭小区(自然村)外的所有小区(自然村)实施封控管理:封控管理小区(自然村)只保留一个出入口,每户每天限一人凭证出入。
8月8日,社区管控再度强化,封控管理小区每户每3-5天限一人凭出入证,封闭管理小区严格实行"足不出户".
8月11日,社区管控划出"黄区":扬州在患者相对集中区域设置了六片"疫情重点管控区",要求区内封控管理小区居民不得离开所在小区,非必要不出户;封闭管理小区居民严格执行"足不出户".
8月13日,"疫情重点管控区"再度强化管控,区域内的封闭、封控管理小区均严格执行"足不出户".
连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倒逼扬州社区管控步步紧追。扬州市纪委监委8月8日发布的一则关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通报,反映了社区管控屡次提级背后的执行"弱脚".
通报称,广陵区湾头镇广福花园小区封闭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小区内居民随意下楼,自由走动,甚至有居民擅自外出购物,"足不出户"沦为空谈。
事实上,早在8月3日,广福花园小区已升级为中风险地区;8月11日起,广福花园升级为高风险地区;8月12日,广福花园再次被划入"疫情重点管控区(区域六)".在此过程中,广福花园的病例持续新增,截至8月12日24时,广福花园已有16人确诊,确诊时间从8月2日绵延至8月12日。
社区防控已成防疫关键。
8月11日至8月13日,孙春兰连续三天在扬州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8月13日的调研中,孙春兰指出,扬州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当前正处于吃劲阶段,社区防控对控制这次疫情至关重要。
孙春兰强调,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社区工作者要当好社区防控的生力军,严格落实小区封控措施,实行24小时值守巡查,加强人员车辆进出管理,落实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等措施,对所有居民分类建档、精准管理,全方位做好清洁消杀工作。
南京老太7天扬州"自由行","早发现"的网漏在哪?
用大规模核酸检测"亡羊补牢"的同时,如何做到"早发现"仍有探讨空间。
时间回到扬州本次疫情的起点,7月21日。据扬州警方通报,扬州首例确诊病例毛某宁(女,64岁)于7月21日从南京居住地来扬州,住在其姐姐毛某亚(女,70岁)家中。
毛某宁在南京的住址为江宁区禄口街道陆港社区翠屏城奥斯博恩小区,这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直线距离约8公里。7月20日,禄口机场工作人员检出阳性样本,南京疫情暴发,7月21日起,江宁区禄口街道调整为封控区域。
据扬州公安局邗江分局通报,7月21日上午,毛某宁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来扬州;7月21日至27日期间,她未主动向社区报告南京旅居史,并频繁活动于扬州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的饭店、商店、诊所、棋牌室、农贸市场等,致使新冠肺炎在扬州市区扩散蔓延,造成极其严重后果。
7月27日,毛某宁因咳嗽、发烧前往友好医院就诊,次日检出核酸阳性并确诊。有传闻称,她在就医前7天的"自由行"里,借用了别人的绿码。事实上,关于毛某宁是黄码还是绿码、是否有"借码"一事,官方仍未公布调查结论。
关于黄码,一位扬州居民吴刚(化名)向澎湃新闻讲述了他的经历。7月20日,他自禄口机场回扬州,直到7月29日,他的苏康码才由"绿码"变成"黄码".
吴刚称,他从外地乘机于7月20日晚9点多落地南京禄口机场,当时他并未察觉机场有何异常,等他乘机场大巴回扬州后,经朋友提醒,才得知禄口机场发现疫情;从那天起,他主动居家隔离,并在7月23日向社区报备了行程史,并做了核酸检测:阴性。
吴刚称,直到7月28日,他接到了派出所及防疫部门的两通排查电话,询问了他的行程及核酸结果,并嘱咐他"在家好好待着".这天也是毛某宁及其姐姐确诊的日子,当晚,吴刚参加了扬州市第一轮全员检测,去了社区的检测点。
第二天,7月29日,吴刚发现自己的绿码变成黄码。他向社区询问情况,得知要集中隔离。当夜他被转移到集中隔离点,隔离至今。
据@扬州发布 官方微博消息,早在7月22日,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就发布通告,7月6日以来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经停史的人员(含出发、返回、途经、进站接需落实14天,自离开之日起)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还有两位南京回扬居民向澎湃新闻讲述了他们的经历。他们都是南京高校学生,均在7月21日返回扬州。当日,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防疫1号通告,要求7月21日0时起,离开南京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男学生胡琦(化名)称,他乘坐当天11点多的城际列车从南京回到扬州,乘车时并未查验核酸证明。回到扬州后,他在7月22日、23日自行做了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胡琦称,7月21日一早,他和女友特意赶去南京站看情况,他们打算如果开始查核酸报告了,就立刻去做检测。"但是那天早晨没有查,我们改签了最早的票,就顺利离开了。"
另一位女学生晓月(化名)是父亲开私家车把她接回扬州的,她称回来路上没有任何形式的排查。回家后,她在7月23日自行做了核酸检测,7月26日查到阴性结果。
毛某宁同样在7月21日从南京来到扬州。她如何离开封控街道、如何搭车来到扬州,过程仍待调查公布结果。警方已公布的是,毛某宁未向社区报告,隐瞒行程;在公安机关调查时,拒绝说出来扬之后的行程。
截至8月15日,毛某宁的传播链上已发生七代传播,她曾多日打牌的秋南苑棋牌室已有73人确诊。而整个扬州的病例网络更为错综复杂,棋牌室密接、艾灸馆密接、菜场密接;家庭聚集、公司聚集、检测点聚集……扬州风险区一再扩围,数个街区连成多片,乃至出现整个街道、整个乡镇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截至8月16日,扬州已经进行了十轮核酸筛查,累计检测约1506万人次,按照江苏省8月6日公布的大规模人群筛查混合检测20元/人次的价格,扬州市十轮核酸检测已花费约3亿元。
8月17日的扬州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8月16日进行的第十轮筛查,共采样检测147.15万人,截至8月16日24时,当日检出3例阳性,其中2例来自隔离人员,仍有1例来自封控小区筛查。
发布会上,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表示,目前,扬州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社会面防控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努力,严格遵守社会防控规定,严防人员的流动聚集。
8月17日,扬州主城区社区管控第六次提级。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出通告,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所有封控管理小区全面加强封控管理,上述区域内所有小区居民"足不出楼栋",村民"足不出自然村",平房区居民"足不出巷".
该通告还要求,上述区域内所有小区内机关企事业党员干部、教师、国企工作人员等,就地转化为志愿者,向社区报到,统一服从社区调配,协助做好居(村)民基本生活物资的保障工作。
当天,扬州市邗江区9个镇街(园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3个街道、江都区全部区域、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地区约146万人进行新一轮核酸筛查。
"当前扬州疫情防控正处于十分关键的阶段,稍有松懈就会反弹反复、甚至前功尽弃。"8月16日晚,国家、省、扬州市疫情防控对接会和扬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调度会议召开,江苏省长吴政隆如是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