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蚊虫开始肆虐,不时有人带着满身的大红包、小红包来求治于皮肤科医生,医生诊断为虫咬皮炎。那么,什么是虫咬皮炎呢?虫咬性皮炎又可称“丘疹性荨麻疹”,主要与节肢动物的叮咬有关,常见的如螨、蚊。以夏、秋季多见,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为红色水肿性丘疹,风团或淤点,表面可出现小水疱,严重可见大疱,皮损中心可见叮咬痕迹,好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自觉刺痛,灼疼,奇痒。
有些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没有觉得被什么虫子咬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疹子,并且疹子会陆续出现呢?其实,虫咬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因为蚊虫叮咬导致过敏而患病,婴幼儿和儿童患病的几率更高一些。换句话说,患者身上的疹子不全是被虫子咬的,虫子很有可能只叮咬了一下,但却把自己的唾液、体液注入到人的皮肤中,而后激发了人体的过敏反应。如果这种过敏反应不被控制住,疹子就会陆续扩散。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出现了丘疹性荨麻疹后病程的长短也不一样。大多数皮损会在一周左右自行消退,消退后会出现色素沉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色素沉着能逐渐消退。但是也有体质敏感的患者,病情往往反复发作。当然,如果患者反复被叮咬,也会出现脱敏作用,此病多见于7岁以内的儿童。成年人发病大多因为体质敏感或在身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下。
现代医学治疗虫咬皮炎常规应用抗组胺类药,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镇静效果的苯海拉明或者二代抗组胺药,对严重者可用激素类药物。葡萄糖酸钙片和维生素C口服有一定辅助疗效,常常与抗组胺类药配伍应用。外治对症处置,根据皮损表现可选择具有止痒、消炎作用的洗剂或乳剂外搽,但如有继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
中医经典《外科正宗》云:“恶虫乃各禀阴阳毒邪而去……如蜈蚣用钳,蝎蜂用尾……自出有意附毒害人……”中医认为虫毒侵入肌肤,蕴积化热,与气血相搏,故有红肿、水疱、瘀斑;虫毒入里,毒热内结,故发热,胸闷,尿黄;舌红、苔黄、脉数为热毒内盛之象;治以清热解毒,祛凤止痒。方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外治可用1%薄荷三黄洗剂外搽。继发感染可用马齿苋煎汤湿敷,然后搽青黛散油膏,或外搽颠倒散洗剂。因为此病患者大多为婴幼儿,对西药耐受性差,或担心有一定副作用,所以临床多选中医药治疗此病。
预防对于减少虫咬皮炎的发生至关重要。首先,消除生活环境中蚊虫滋生的场所,经常清除环境周围杂草、杂物。家庭中养猫、狗等动物,会增加螨虫、跳蚤生长机会,如果已有宠物应做好宠物的清洁和预防。室内避免放置地毯,凉席需定期清洁处理且暴晒,床上不用草编织品,因草编织品内容易藏匿小虫,肉眼看不见,当皮肤接触后,容易被小虫袭击。其次,孩子在玩耍时应尽量避免草丛、灌木丛、树林、沼泽地等潮湿的地方;外出时不要让身体暴露太多,露出的皮肤涂抹上专用防蚊露;不在地面上直接铺垫睡觉;尽量避免在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时外出玩耍。第三,搞好个人卫生。夏季出汗多,易吸引蚊虫叮咬。经常洗澡可以去除身上的汗味,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为宜。同时勤换衣服及床单,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潮湿。
(北京朝阳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