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乔业琼)9月11日是世界急救日,为让更多的人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急救技能,在突发紧急情况时及时挽救生命,人民网采访北京朝阳医院急救科副主任医师腾飞,为广大网友讲解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
作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措施,为什么心肺复苏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对此,腾飞分析说,患者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组织器官会瞬间失去血液和氧气的供应,导致全身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因为人体各个脏器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是不一样的,其中最脆弱的器官是大脑。通常情况下,大脑如果缺血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比如脑细胞的水肿甚至死亡,因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非常重要。“建议在4分钟内开始胸外按压,以建立人工循环,使各脏器恢复血液供应。”腾飞说。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遇到有人昏倒该怎么办?腾飞强调,一定要在确认现场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判断意识、呼吸、脉搏。需要拍打患者肩膀并在两侧耳边大声呼叫,判断意识状态,如果没有意识,请旁人帮忙呼叫120。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是否有呼吸,触摸颈动脉,查看是否有搏动。一旦判断患者为心脏骤停,需要立即予以心肺复苏。
第二步:胸外按压。保持患者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施救者可采用跪式紧靠患者胸部右侧,将双手掌根重叠,置于胸骨中、下1/3,两手手指交叉,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躯干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下压深度为5~6厘米,并充分回弹且双手不离开患者胸壁,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应平稳,用力要均匀,有规律地按压,不能间断。
第三步:人工通气。清除患者口鼻异物、假牙、呕吐物等,打开气道,即一手置于前额,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经过培训的人员,可在30次按压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维持五个循环后再次进行评估。未经过培训的人员或不便人工呼吸的情况,持续不间断地进行按压2分钟后,再次进行评估。
腾飞表示,在连续做“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通气”五个循环之后,或者“持续按压2分钟”后,再判断患者是否恢复了颈动脉搏动,如果患者仍然没有恢复自主循环,需要双人交换角色,重复以上步骤。
考虑到大部分情况下心脏骤停的根源在于室颤,腾飞推荐使用AED帮助除颤,以便大幅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心肺复苏过程需要持续有效地进行,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腾飞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