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Ⅲ型脊灰野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这是继全球消灭天花和Ⅱ型脊灰野病毒之后,公共卫生史上又一项历史性成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尹遵栋介绍,脊灰野病毒共有3个血清型,分别为Ⅰ型、Ⅱ型和Ⅲ型脊灰野病毒,均具有致病性,可造成不可逆转的瘫痪甚至死亡,而消灭脊灰意味着这3种野病毒都必须被消灭。
自1999年以来,全球未再发现Ⅱ型脊灰野病毒;2015年,WHO宣布Ⅱ型脊灰野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2012年以来,全球未再发现Ⅲ型脊灰野病毒;此次,WHO宣布Ⅲ型脊灰野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这意味着,3种不同型别的脊灰野病毒中,仅剩Ⅰ型还存在野毒株导致的脊灰病例。尹遵栋表示,从“未再发现”到“宣布消灭”,要经过高质量监测,至少3年以上未发现病毒。“具体时长要依据全球不同地区的进展情况来定,只有每个地区都消灭了,世卫组织才能宣布全球消灭”。
“目前,仅剩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尚未消灭Ⅰ型脊灰野病毒,但仅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存在野病毒病例。”尹遵栋说,“不稳定的安全形势等因素,导致上述两国脊灰疫苗接种率较低。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巴基斯坦的脊灰病例数较2018年明显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2000年,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但2011年7月至10月,由巴基斯坦输入的Ⅰ型脊灰野病毒病例曾在我国引起疫情,导致我国维持了11年的无脊灰状态一度被打破。“因此,在防止输入性脊灰病例方面,需要特别保持警惕。”尹遵栋说。
脊灰野病毒被不断消灭,也带来了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调整。2015年Ⅱ型脊灰野病毒被消灭后,2016年世卫组织宣布调整全球脊灰疫苗免疫策略——三价(Ⅰ、Ⅱ、Ⅲ型)脊灰减毒活疫苗被二价(Ⅰ、Ⅲ型)脊灰减毒活疫苗替代,并建议在常规免疫中包含至少1剂次的脊灰灭活疫苗(IPV)。
但与此同时,个别国家和地区由于接种率未能得到保障,出现了Ⅱ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要解决这一问题,在保障接种率的同时,须通过使用IPV替代脊灰减毒活疫苗(OPV),从而彻底消灭由于OPV导致的疫苗相关麻痹病例及疫苗衍生病毒所致的病例。”尹遵栋说。
目前我国实施的脊灰疫苗接种程序中,第一剂次为IPV,后3剂次为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协调安排,有望明年实现前两剂次接种IPV,后两剂次接种bOPV。“最终的目标是全部免费接种IPV。”尹遵栋说。
据悉,Ⅲ型脊灰野病毒被消灭后,世卫组织近期尚无调整全球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计划。(记者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