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在会上指出,营养不良有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超重肥胖三种形式。其中,超重肥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当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势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超重肥胖防控工作挑战巨大,但只要努力,还在机遇期。”赵文华称。
赵文华表示,人群的超重肥胖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不可分。
“从人群层面来讲,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供能比持续增加,高油高糖能量密度高、营养素密度低的食物摄入较多,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摄入不足,主食精细化等等,导致个体能量摄入增加。另一方面,各个年龄人群的职业劳动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来越方便,电子产品普及使居民静态生活时间普遍增加,也导致了能量消耗的减少,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的不平衡是导致个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从社会层面讲,促进健康的食物供应系统和人们积极参与身体活动也十分重要。超重肥胖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赵文华说。
赵文华表示,一是需要继续加大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改善饮食和食物的供应环境,比如推动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鼓励食品企业生产低油、低糖的食品,为居民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实现合理膳食提供更多的支持条件。要改善促进人们身体活动的支持环境,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健康步道的建设,鼓励绿色出行。加大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公园等促进身体活动设施的建设,并且向公众开放。
二是加大健康体重知识的宣教,继续大力推进“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的健康体重专项行动。我们要教会居民选择食物和端好自己的每日餐盘,掌握在工作、学习、出行、家务、锻炼等方面达到充足身体活动的方法。鼓励居民经常测体重,知晓体重才会管理体重。
三是要加强个体化的体重管理服务,着力推进以吃动平衡为核心的健康体重管理适宜技术,加强对超重肥胖个体化的指导,通过合理营养和充足身体活动,把健康体重贯穿在全生命周期。
“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贯穿全生命周期,要从女性备孕、母亲孕期开始,从儿童青少年时期抓起。”赵文华强调。(崔元苑、实习生李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