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敏剂:提升激光对肿瘤杀伤效率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副教授袁振伟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课题组,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宋峰岩共同研发出一种无重金属原子的Ⅰ型光敏剂。该光敏剂适用于双光子激活型光动力疗法,可治疗乏氧肿瘤,推动了光动力疗法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光敏剂与激光相互作用消灭肿
近日,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副教授袁振伟团队,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课题组,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宋峰岩共同研发出一种无重金属原子的Ⅰ型光敏剂。该光敏剂适用于双光子激活型光动力疗法,可治疗乏氧肿瘤,推动了光动力疗法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光敏剂与激光相互作用消灭肿
科技日报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刘霞)德国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食盐中的钠离子能增强免疫细胞CD8 T应对癌症的“战斗力”。相关论文发表于28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杂志。近年来,过继性T细胞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积极成果。在这一疗法中,人体的某些T细胞经过处理后,可识
回溯人类与病魔的斗争史,疫苗挽救了无数生命。在对抗恶性肿瘤方面,医药工作者也对疫苗寄予了厚望。近年来,肿瘤疫苗的研发在全球升温,我国在这一领域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肿瘤疫苗有望成为人类对抗癌症的一把利刃。我国肿瘤疫苗的研发现状如何?未来还面临哪些挑战?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肿瘤疫苗分为预防和
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不断发展,医生获得了更多治疗肿瘤的新“武器”。同时,化疗、手术、活检等传统诊疗方法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不少关于肿瘤治疗方法的传言。“做化疗反而会使癌症病情发展更快”“手术或活检会让癌细胞在体内扩散”“‘饥饿疗法’能抗癌”……这些说法让不少患者
编者按 癌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提升防治水平至关重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癌症防治行动。近年来,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控制渐见成效。本版特推出系列报道,介绍我国癌症防治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普及科学知识,为增进公众健康福祉、共建健康中国助力。4月23日
循环肿瘤细胞(CTC)是液体活检的重要临床标志物,可用于早期癌症诊断。但它在人体内的数量非常稀少,仅占正常血细胞数量的十亿分之一。想要找到它,可谓大海捞针。 近年来,中外科学家都在想办法从血液中准确找到循环肿瘤细胞。日前,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刘磊团队研制出一款多功能仿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记者1月28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黄来源团队,解析了肿瘤中性粒细胞的特定分化途径,同时鉴定出可区分不同分化途径的肿瘤中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物,有望为靶向中性粒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期刊《科学》在线发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记者12月19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基础医学院、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王锐院士、张海龙副教授运用多学科交叉协同策略,系统性研究发现海洋多肽分子Microcolin H通过直接作用于靶点蛋白PITPα/β,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从而发挥强大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还在临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蔡尚研究员团队发现:胞内菌入侵肿瘤细胞后,会通过特定的信号通路来重塑肿瘤细胞骨架,帮助肿瘤细胞抵抗血管里的压力,避免其在转移过程中受到损伤。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西湖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蔡尚研究员团队在《细胞》期刊在线发表最新研究论文,首次证实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多种独特的“胞内
“我们发明了细胞大小的‘无人工厂’,光一照就‘开工’,能让肿瘤切除手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大大降低。”10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海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无人工厂”由合成生物学设计,能够生产出免疫调控细胞因子,指挥机体清除残存癌细胞。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肿瘤细
科技日报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研究人员在某些类型的乳腺癌中发现了一种关键分子,可以防止免疫细胞进入肿瘤杀死内部的癌细胞。3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该项研究结果或为找到某些侵袭性乳腺癌的新疗法铺平道路。论文的主要作者、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基础科学研究教授李荣博士说,在癌症进展过程中,这
中新网上海7月16日电 (陈静 杨静)长久以来麻醉药物对患者脑功能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记者16日获悉,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申远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院老年麻醉实验室主任谢仲淙教授的合作团队,历经两年的探索研究,从多层面证实,常用
新冠病毒杀死肿瘤细胞这波“神操作”能复制吗一位恶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的肿瘤在未给予激素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的情况下大面积消失。人体免疫系统经常会把肿瘤细胞当成正常细胞,此时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就成了“睡狮”。专家认为,新冠病毒的入侵,可能叫醒了“睡狮”,激发了人体特异性免疫或广谱免疫,从而
“病从口入”,吃不对,甚至吃太多,都有可能“吃出毛病”。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该院李孟鸿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肿瘤癌变过程的关键基因ILF3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大量摄取周围营养物质,从而恶性增殖。因此,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特别是富含丝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将更有可能诱发癌症,该研究成果有望为肠
“病从口入”,吃不对,甚至吃太多,都有可能“吃出毛病”。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获悉,该院李孟鸿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肿瘤癌变过程的关键基因ILF3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大量摄取周围营养物质,从而恶性增殖。因此,过多的营养物质摄入,特别是富含丝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将更有可能诱发癌症,该研究成果有望为肠癌
肿瘤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治疗是肿瘤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患者的营养状况关系到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肿瘤患者的营养存在很多误区。今天我们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王勃诗营养师为大家指点迷津。误区一:煲汤的精华都在汤里很多患者家属认为煲汤的精华都
5月的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天津市肿瘤医院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30%,常规饮食下仍有九成以上肿瘤患者蛋白质摄入不足。一旦患了肿瘤,患者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但很少有患者会关注自己的营养状况。事实上,营养不良也会降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饥饿”疗法能“饿死肿瘤”? 盲目少吃不可取“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糖类提供自身所需能量,对于脂肪的利用率差,因此,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应作为肿瘤患者的首选方案。”天津市肿瘤医院营养科科主任王昆认为。5月第三周是“全民营养周”,据天津市肿瘤医院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30
“饥饿”疗法能“饿死肿瘤”? 盲目少吃不可取 “肿瘤细胞主要通过糖类提供自身所需能量,对于脂肪的利用率差,因此,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应作为肿瘤患者的首选方案。”天津市肿瘤医院营养科科主任王昆认为。5月第三周是“全民营养周”,据天津市肿瘤医院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
当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经济负担。“一滴血可以测癌症”“咖啡会致癌”“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癌症会传染”……以上传言是网上流传较广、具有迷惑性的谣言,它的散播严重误导了民众。在近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上,针对癌症谣言,国家卫健委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T细胞的功能,可特异型性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探析免疫T细胞表面受体对肿瘤细胞上新抗原的识别机制,是免疫学领域的研究难点。21日,记者从浙江大学了解到,该校医学院陈伟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娄继忠团队在国际期刊《分子细胞》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T细胞表面受体精准特异性识